“诗书优游”国学分享群 本周反馈文字版集锦 2019年4月8日~14日”


作者  小易弟弟

目录:

*  本周主播分享
*  听众语音反馈
*  听众文字反馈
*  学习参考资料链接


本周主播分享

主播分享时间表:

百合:诗词赏析  隔周周二发布

齐天大圣:三国演义 隔周周二发布

棠棠:诗词赏析 隔周周三发布

本周主播音频:

百合 4-13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赏析

百合 4-13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赏析参考反馈题目

仄起式七律《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吟诵

本周主播简书集锦

百合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语音反馈集锦

2019年4月第2周主播和听众语音反馈目录  小易妈妈制作

听众反馈时间、内容明细单:

吴与同 主播    见上↑

杜伊祺 主播  见上↑

齐天大圣 主播 4-14 本周反馈:齐天大圣和妈妈反馈百合主播的《和贾舍人早朝》见上↑

北北 4-14  北北和妈妈反馈百合《和贾舍人早朝》见上↑

陈沁芸 4-14 陈沁芸姐弟和妈妈对百合《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见上↑

大君 4-14  大君和妈妈关于百合主播《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见上↑

浩然 

贺子慕 4- 13 子慕和妈妈对百合《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见上↑

季家泽 4-14 家泽和妈妈对百合《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见上↑

刘轩辰 4-14 刘轩辰和妈妈反馈百合主播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见上↑

蜜尔 4-14 蜜尔一家关于《和贾舍人早朝》的反馈 见上↑

米果 4-14 米果和妈妈反馈《和贾舍人早朝》 见上↑

沙小易  4-14 小易姐弟和妈妈反馈《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见上↑

涂翀  4-13 涂翀和爸爸对百合《和贾舍人早朝》的反馈 见上↑

武宣辰 4-14 武宣辰对《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见上↑

小卯  4-14 小卯对百合主播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进行反馈 见上↑

呦呦  4-14 呦呦和妈妈反馈《和早朝大明宫》见上↑

于涵菲  4-14 于涵菲和妈妈对百合主播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见上↑

曾美龄 4-14 小本和妈妈反馈百合之西安专辑—《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见上↑

钟爱 露西 4-14  露西和妈妈对百合《和贾舍人早朝》的反馈见上↑

安辰 本周请假

思涵若涵 4-14 思涵若涵一家关于百合主播分享的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的反馈

Amy 4-14 Amy和妈妈对百合《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反馈

沈豆豆 4-14 沈豆豆和爸爸妈妈反馈百合《和早朝大明宫》

丁老师 4-14 丁老师对百合《和贾舍人早朝》的反馈:《凝碧池》的写作背景 见上↑

丁老师 百合参加英语比赛的体会和收获

齐天大圣妈妈 见上↑

百合爸爸  4-13 吴与同爸爸反馈百合《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赏析 见上↑


文字反馈集锦

武宣辰妈妈:@本周执勤露西妈妈−听众−g2007 本周反馈,武宣辰妈妈对百合主播的《和贾舍人早朝》的反馈,答百合提的问题之一,我再给大家分享另外一首写长安的古诗,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哀婉的诗词!谢谢百合,辛苦执勤家长![玫瑰][玫瑰][玫瑰]



棠棠妈妈  本周反馈:昨天听了百合《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尤其是其中对西安的整体介绍,让我对西安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虽然先后三次去过西安)。简书做的堪称完美,认真的学习了一遍。看到其中雷海青的一张图片,想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反馈。

记得《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里的李龟年,曾是开元年间,“特承顾遇”的音乐家,但在安史之乱时,他被迫逃亡,一路流离失所,颠沛不已。在后来自己重新编纂写就的《长生殿弹词》中曾这样记述“这琵琶曾供奉开元皇帝,重提起心伤泪滴!俺也曾在梨园籍上姓名题,亲向那沉香亭花里去承值,华清宫宴上去追随。俺不是贺家的怀智,黄幡绰与咱皆老辈。俺虽是弄琵琶却不姓雷,吓哈他呵!骂逆贼早已身死名垂。俺也不是擅场方响马仙期。那些旧相识多休嗳话题。俺只为家亡国破兵戈沸,因此上孤身流落在江南地。恁官人絮叨叨苦问俺是谁,则俺老伶工名唤做龟年身姓李”言中满是凄凉悲哀。与他当初曾经一起研究音乐,欣赏乐谱的同伴有些为了国家而牺牲,像擅长弹奏琵琶的雷海青,在安史二人在凝碧池举办的集会上,宁死不屈,即使被割掉舌头,刀剜双唇也绝不对二人歌功颂德,最后被凌迟处死,追谥“唐忠烈乐官”。故友死伤离散,家国风雨飘摇,眼前景是山河破碎,耳边声是哀哀长叹,我想这是李龟年个人的悲叹,对故友的悲叹,更是对大唐的悲叹!

百合爸爸  反馈互评:@子慕妈妈-议事组-G2005下-北京 :你和丢丢对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帝王在建都时所要考虑的各项主客观因素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引用介绍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从地理因素出发,所总结出来的历朝历代建都所遵循的六个原则,这种通过引用专业学术观点来进行介绍的方法使我们对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有了直接的了解。另外丢丢爸爸所说的历朝历代建都的首选条件之一是粮食供应,这个说法我认为确实说到了关键之处,长安建都历史说止于唐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所处的关中已经不能养活此地区不断增长的大量的人口了。我刚看到一个资料,据说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就多次前往洛阳调集粮食,时人都称他为“就粮天子”。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南粮北调已经是常事,加上从洛阳到长安段路途崎岖,遇到特殊情况,北调粮食无法从洛阳大量运往关中,隋文帝才不得不亲自坐镇洛阳催粮,不惜亲自屈尊当“粮食部长”和“交通部长”,后来唐王朝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此问题,并在《唐书》中的志有记载。所以丢丢爸爸这个论点可谓是精辟之言。[强]


家庭教育分享

丁老师:【注:我不参与家庭教育分享的轮流排班,有合适的机会随时分享哈。本来也没有想过标注,这次周年庆看到大家真的是非常踊跃地整理群里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才想到的,这样如果以后需要整理的话,也比较好搜索信息。[呲牙]】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咱们当家长的比较容易觉得孩子们越来越说不得了,越来越听不进家长的话了。但说到底,那或者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不知道他们喜欢、关心的是什么,或者不能找到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切入,同时也是因为孩子们越来越见多识广了。而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要想让对方真正愿意听得进自己的话,总得能拿出点让对方信服的东西。所以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连孔子都在不断地学习,更何况我们。只是我们常常把这个好学仅仅理解为学习知识,但在孔子那里,好学更主要是“不迁怒,不二过”。

而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如果家长没有一门深入的经验,实际上是很难对孩子进行长期的引导的。当然,这个一门深入可以是任何方面,但必须有深入的能力。如果在任何方面都没有深入过,孩子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怎么能给他们有价值的建议呢?

学习参考资料

国家宝藏第二季《山西博物馆》(关羽介绍)

连载 | 经典连环画《水浒传》之《石碣村》⑥

浩然妈妈分享链接点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当我打开这个连环画链接的时候,首先勾起了小时候的甜蜜回忆。想当年只要一二角钱就能买到的小人书,如今成了隔辈人既陌生又稀罕的物件。那会儿对善与恶、爱与恨都是通过小人书获得的,毕竟看电影还挺奢侈,每周一次都很不容易呢。而有了小人书,那些《闪闪的红星》、《英雄小八路》、《铁道游击队》等经典电影看过后,可以不厌其烦的重复看很多遍小人书,让我乐在其中!《三国演义》《水浒》《杨家将》听了评书再来看小人书更是加深了理解。现在回想起来,小人书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学习方式[偷笑]所以,我迫不及待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孩子们能喜欢。[抱拳][抱拳][抱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