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瑞芯,中国电影海报收藏第一人

2024年8月24日上午, 在旺达大酒店隆重举行“朋友来相聚——华瑞芯电影资料收藏六十周年”活动。本次活动由常熟市博物协办,常熟市辛庄镇张家桥村委会主办,常熟市瑞芯电影资料收藏馆承办。从收藏历史之早之久到收藏品种之富之珍,华瑞芯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资料尤其是电影海报个人收藏第一人。到2013年,他收藏有一万余部中外电影的电影海报资料21000余张,其中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22张,年代最早的为1940年艺华拍摄的《隐身女侠》,1941年北京燕京拍摄的《孔雀东南飞》,还有国华摄制的《西厢记》,中电摄制的《肠断天涯》和昆仑拍摄的《丽人行》。完整的电影资料有国家电影局编的《影片目录》(从1949年起)、中国电影年鉴社编的《中国电影年鉴》(从1981年起)《大众电影》(从1950年起)《长春电影画报》(从1958年起)《上影画报》(从1957年起)《电影故事》(从1952年起)等。电影连环画1500多册。除了电影资料。华瑞芯的藏书也是相当丰富,家庭藏书达到23000余册,连续三次被评为常熟市藏书“十佳”称号。现在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年,他的资料收藏更丰富了。家里的几间收藏室,每个书架上都排满各种书籍,屋里也堆满了各种资料,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国内少见。从1964年起他就开始有意识的收藏电影海报,整整六十年里,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凭着个人的执着爱好和坚定信念,在中国收藏界全力拼搏,百折不挠,花尽心血,在电影海报收藏这个领地上独自默默地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华瑞芯是常熟张桥镇人,1947年出生。在张桥小学读书时他就喜欢看书特别是连环画,还喜欢收集印有人物图像的“模模张”,时间一长,收集的人物纸牌和连环画积累了不少。中学先在江阴县月城公社元泾小学,后因路远,转入常熟县练塘中学。1962年初二时休学,做过临时工。1964年6月,他被安排去常熟县张桥人民公社文化站工作。从此就与农村文化,与电影事业结缘。当时县里的农村电影放映队轮番到乡镇放电影,文化站要安排放映点,还要张贴宣传广告。从那时起,华瑞芯就留意电影海报的收集,趁工作方便之机,开始有意识地保存电影宣传画。日月积累,到1968年初,已积到了100余张电影海报。“文革”运动一起,大批“文艺黑线”,国产电影几乎都被批为“大毒草“,遭到封禁。华瑞芯的父亲只是公社小干部,因为在解放前也算是集镇上小有名气的人物,运动一来,竟然也成了“走资派”、有历史问题的坏分子,遭到关押。1968年的一天,造反派到他家查抄,将他订阅的《大众电影》《电影故事》和邮集三本,以及所收集的电影海报,视为“四旧”之物一起抄出,并点火焚烧。亲眼目睹我几年来的珍藏被付之一炬,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他的心在滴血,但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之物化为灰烬。1969的一天,华瑞芯母亲将橱柜里的衣被发出来晾晒,翻到底层时,居然发现衣橱底板上垫衬的是电影海报,是《平原游击队》《上饶集中营》《董存瑞》三张电影宣传画,这三张逃过“文革”一劫的海报,虽然纸张已泛黄,但保存完好,画面仍很清晰。华瑞芯如同突然见到了久违的亲人,当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把这三张宝贝小心的收藏起来,同时收集海报的念头再次在心中升起。当时仅有样板戏拍成的电影可以放映,华瑞芯就从它入手,凭着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工作的便利,向农村电影队索取到电影宣传资料,虽然能收集到几种,但与正式公布放映的节目数量相对照,差距很大。他与来放映电影的电影队人员商量,反映诉求,热情的放映员介绍他去常熟县影剧管理处找找。当时有从中影公司调回的顾根寿和负责资料的朱菊明,听了来意,十分热情,马上去仓库中找到他需要的品种,不但如此,而且还答应我,每个电影节目单都给我一份。当天他就收获了满满一大捧梦寐以求的电影资料,回家后,立即开始着手整理,大部分是当今正在放映的影片资料,“文革”前的仅十多张。他平时都将《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中影片抄下,编成目录,于是就根据所编电影目录去索取资料。1972年,他在寻找《卖花姑娘》海报的同时,发现浙江省临海电影公司编制的《电影宣传画页》,我讨到了一期,如获至宝。立即写信给临海公司,要求订购他们的画页,每期二份,临海公司答应了他的订购索取要求,把《电影宣传画页》从1978年第一期起到1983年1月停刊止,一共出版的134期介绍电影的画稿件2410部影片,每期出刊就寄给了我。1976年,华瑞芯去上海舅舅处,正巧他家距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很近,便带上所缺的影片目录,抱着一线希望走去。公司里的人说现在竟然还有收集电影海报的,很觉奇怪。他趁势将目录递给他们,说希望能提供目录上的资料。他们一看,发现好多他们这里也没有,说现在上海电影院大发展,电影资料需求量大,而上级部门发下的数量少,供不应求,所以公司收到上面发下的资料后除分发各电影院和自己留档外,没有多余的。公司的人态度很好,说可以帮你致函浙江和江苏的电影发行公司联系。半个月后,竟然真的收到江苏发行公司寄来一批译制片的资料,有《海岸风雷》《摘苹果的时候》《原形毕露》等等。在他收集电影资料过程并和电影发行公司的联系中,获悉国家电影局每年都要编辑《影片目录》,1949-1954年结集为一册,1955年起到1965年每年一辑,收入我国发行的艺术类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和译制片的影片目录(附有影片简介)。“文革”前期停止编印,到1970年起又继续以年编辑,直至2012年停编。《影片目录》他搞到 “文革”前编的几辑,不全,凡有缺少,就向旧书市场找补,但一时很难补完全。他特地委托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汪海明主任,将我所缺的通过复印配齐。“文革”后的目录,就向中国电影公司东方信息部订购。有了完整的资料目录,对电影资料收藏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按图索骥,有目的地去搜集。他在收集“文革”后的电影海报的同时,直接联系附近省、市和地区市的电影公司,从1997年10月14日至1998年7月19日,一共收到 了七批共540余张老电影海报。对老的电影资料,只向官方电影机构求索很难,对照目录,发现仍有大量的缺少品种,为了收集和补缺,从1998年12月14日开始向民间收藏队伍中进行采购和交换。第一次是向江西景德镇喻向东购买老海报十四张,第二次在1999年6月5日,与江西南昌汤锡裘交换老海报三张,第三次是在1999年8月6日,向四川西昌曹泽明购买老海报和资料七十三张,一批批的求购,补充了资料的收藏,为此,我每年将全部的收入中的大部分都投入到我最喜爱的电影资料收藏中。但在收集过程中,也上当受骗过,汇了钞票却没有寄来。他在订阅的《旧书信息报》供求栏目上发现安徽长丰县有位叫汤本友的人,他有一批老电影资料要处理,其中有《卖花姑娘》的海报,连忙跟他书信联系,请求他转让,但他迟迟不肯答应。经过半年通信,了解到对方爱好集邮,尤其喜欢收藏大型张邮票,就想方设法去购买了送他,1995年11月5日,对方来信说海报每张五角,二千张总价一千元。那时他的月工资仅几十元,一千元是一笔巨款了,但他求购心切,马上先付五百元,但对方收了款推说已寄出。500元钱丢到了水里。最后弄清,姓汤的是个骗子,全国到处诈骗,已被逮捕,判了无期。最后,1997年8月17日,华瑞芯在一家地区级电影公司资料库找到了那张让我梦寐以求的《卖花姑娘》海报,成为家中珍藏品之一。黑白故事片《南征北战》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出品,华瑞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收藏了这部电影的海报的下半部分。1999年,电影厂成立五十周年之际,被借去展览,结果却有去无回。2004年,华在参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在上海福州路上海旧书店三楼纸品市场发现了《南征北战》海报的上半部分,他不动声色问价,摊主说,这张海报不知道是啥个电影,虽然一样也没有,反正是张老的海报。开价要500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350元成交。有了上半部分,还要找下半部分,才能合璧成为完件。后来在7788网上发现福建永泰网友江凡有意转让《南征北战》,开价不菲,几经联系,华愿意用另外两张海报作交换。当时卖主已同意,不料《经济日报》在9月25日发表了一篇通讯《百年中国电影促热海报收藏》,报道国内老电影海报交易日渐升温。当时华已准备拿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家铺子》两张海报来交换,见到报纸文章后,对方立马改变了初衷,提出要再增加二张电影海报作为条件,最后还是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又寄去了二张当时价值八千元的电影海报。过了十多天,他寄来了我用四张海报换取他的一张《南征北战》下半幅,终于拼图合璧,收藏到了完整的一套《南征北战》海报。华瑞芯收藏电影海报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罕见的珍稀品种,为此名声远播。2007年9月18日,华瑞芯参加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2007中国艺术年度人物暨共和国杰出艺术家颁奖典礼大会,获得表彰,会议结束后与获奖的代表乘火车去深圳、香港、澳门、珠海等地观光采风。9月22日他在香港走访了二家电影院,想索取一些影片资料,影院老板说要电影海报就去找音碟店,购买他的碟片可向他索海报,就是碟片价格比大陆贵几倍,海报倒是免费送的。华就去了宾馆附近的淡水湾商城的音碟商铺,向老板说明来意,表示不想买碟片,只要买一些电影海报。老板答应了。第二天早晨再去,居然得到了八十多张中外电影海报,过了二十多天,海报一大捆就托运到了常熟,虽然 铜版纸的很重,运费也不菲,但这次收获较大,真是梦想成真。由于华瑞芯收藏珍贵的中国电影海报数量巨大,更由于收藏物中有许多是稀罕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藏品,引起了电影界的关注。国内举办有关电影资料展览时,常邀请他携品参展。其中在常熟本地展出的有:1995年10月30日,正值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在常熟城区街心花园展出,史无前例,盛况空前,首次搞展览取得成功。                                                                2005年11月10日,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在常熟市图书馆展览大厅举办老电影海报展览,共展出100幅。活动期间,中国电影老表演艺术家常熟籍吕恩女士从北京回家乡之际也参观了这次展览,希望多一些民国时期海报。  2011年6月1日-7月,参加在苏州艺术展览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老电影海报展”。紧接着6月10日,受邀参加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研讨大会同时举办的“光辉的历程-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电影海报展”,华提供了不少稀见海报。2014年11月1-3日,出席在湖北武汉举行的首届中国(武汉)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展示特别说明展品中有“中国著名电影海报收藏家华瑞芯先生”收藏的海报作品。中新社、《人民日报》对华作了专题采访。2019年11月19日,厦门电影控股有限公司举办“瞬间——百年经典电影海报展”,以配合第二十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这是电影节的一项重大活动,也邀请华参加。举办方厦门电影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喆女士和设计师凃先生特地乘机抵锡,再到常熟张桥来协商相邀,请他以“特邀顾问”出席活动。这次的展品分中国早期电影海报、建国以来经典电影海报、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奖电影海报、第二十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提名影片电影海报以及香港、台湾、外国影片电影海报等五个专题,展出海报五百余幅。其中华瑞芯提供了很大一部珍品海报。除了多次参加国内的电影展览活动外,华瑞芯还受邀参加国际有关活动。尤其是2018年11月1日,华瑞芯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赴奥斯陆举行挪威—中国电影节开幕仪式。他带去的电影海报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海报展”展出。华瑞芯收藏海报名声在外,各地收藏界都盛情相邀他们的动。2005年4月22日,河南省收藏协会电影海报专业委员会首届活动邀请他参加,虽因他家房屋正在拆建不能到会,会议还是聘他任专业委员会顾问一职。                  2011年8月31日,华远赴青海西宁参加西宁市举办的中国电影发展论坛招待会,在这次会议上,他与著名导演翟俊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娜仁花、《建国大业》制片人高成生等交谈并分别合影。9月1日,在青海西宁举办的中国电影发展(青海)论坛上,华荣获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的“中国电影发展市场推动力代表人物”称号,颁奖仪式上还播放了由青海电视台来常熟张桥拍摄他的电影收藏的视频。 2012年5月5日晚上,华与几位国内知名的电影海报收藏家在上海徐家汇香港小公园内与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女士会面,大家相谈甚欢,秦怡女士还为华的著书题词:“电影海报,电影艺术的名片”,并为秦怡女士参演的《红色的种子》《摩雅傣》等电影宣传画上签名,并一起合影。2015年4月23日,全国电影收藏工作者相聚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参加“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收藏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翟俊杰、王晓棠、张勇手、张连文、李瑛、岳红等电影明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电影收藏家出席了活动,华应邀参加。会后参观了“百年又拾,光影记忆”电影藏品展。展出经典海报近百幅,大部由华提供。活动结束,还举行《华瑞芯电影海报收藏集》捐赠仪式,中国电影博物馆张树新主任接受赠书,并永久入藏该馆。2018年10月26日,第二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收藏工作委员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华瑞芯参加会议,并当选为电影收藏工作委员会理事。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全国电影海报收藏队伍像雨后春笋、发展壮大。2006年3月11日,山东第二届电影海报交流会成立收藏联谊会。2006年4月18日,河南举办了第二届电影海报交流会,华受邀请参加活动,一直至2015年参加到第十一届。                                    2013年3月23日,全国电影海报收藏家汇聚山东德州举办第九届全国电影海报交流会,这次活动中,华参与的“华瑞芯珍稀电影海报展”获特别奖;所展出电影《白毛女》海报获评为展品“十佳”。山东德州《大略田》在《国内顶级红色藏品来到身边》的文章导语中称华瑞芯为“中国电影海报收藏第一人(江苏)”。2015年10月23日-25日,隆重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周暨全国电影海报精品展在山东德州董子文化街举行。“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全国电影海报精品展暨交流会”开幕。10月25日恰逢华的生日,活动举办方特地在德州柳湖书院举办“华瑞芯先生六十八周岁生日宴”。华瑞芯收藏的电影海报,连有的电影制片厂自己都没有存藏的。他们来向华求助。2003年7月17日,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的三位同志出差上海,回去时特地绕道到张桥走访华,他们厂从1958年成立电影制片厂,至今都没有收集自己拍的电影海报,这次厂里准备建资料室, 了解到华拥有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就来借用海报,拍摄后存档。华翻出电脑存档档案,查清知潇湘厂已知拍摄了112部影片,他登记存档的有97部,愿意提供其中95部的海报。后来就分三批寄去,供他们拍摄,使他们完成了电影海报的存档工作。2005年,潇湘厂将拍去的海报编辑成《潇影电影海报集》画册,书后编委中特别印上,鸣谢:华瑞芯(电影海报收藏家)。后来华去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拜会资料室汪海明主任时,汪主任说,他们每年要去各家电影制片厂,调查了解并收集影片拷贝和相关资料,包括电影海报,其中黑龙江龙江电影厂、湖南潇湘电影厂资料一点都拿不到,海报也没有一张。华就对汪主任说,潇影厂确实没有资料,几年前他们向我借海报去拍摄作存档资料,是我帮他们解决了困难。听华解释了事情的经过,汪主任这才明白。华瑞芯因收藏电影资料而结识的电影界人士、收藏界同仁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也经常参与电影界的活动。从2008年起华瑞芯开始资料归档,对完整的资料进行编辑,对海报分门别类,翻拍结集,印成画册。2012年2月16日启动编著《华瑞芯电影海报收藏集》(1949-1966年艺术影片卷),在2014年8月24日“华瑞芯从文收藏五十周年”活动上与大家见面。在第一卷出版后,紧接着筹备第四卷(样板戏电影)结集工作,书名为《戏曲电影蕾放光彩》,内容以现代剧(样板戏)为主和1965年至1976年时间内的其他戏曲电影,该卷于2016年10月面世。第二卷为苏联卷,原版资料碰撞俄文,难度还是很大,进展一搁再搁。第三卷为《中国早期电影海报图存录》(1905-1953社会上现存的早期电影海报),其中借助了国内收藏 家的藏品,还有香港电影双周刊读者务部的几十个品种和西安、云南、山东、上海、安徽、福建、辽宁等藏友的配合提供,共入画册187个影片 193幅早期电影海报图片。由江西百花洲出版社于2021年8月原貌出版。2023年4月,将2012年准备的资料进行编著,出版《华瑞芯电影海报收藏集》(中国电影海报1967-1983艺术影片卷)(即第五卷)。该卷跨度16年,1967-1976年的十余年中国电影,也俗称的“文革电影”。为使读者了解这段电影历史的发展,特约北京资深电影史学家刘澍先生为本卷作序:《特殊岁月中的峰回路转,火红年代的光影定格》。2024年5月面世。接下来,按计划编著《华瑞芯电影海报收藏集》(电影海报东北亚(朝鲜、韩国、日本、内蒙)艺术影片卷)。该卷主要涉及2012年收藏的三百余幅韩国原版手绘海报图片。由于我国与韩国建交较晚,电影往来也在1993年才有,首部影片《无悔的爱》,仅几家影院放映,该影片由长春电影译制片出品,无海报、剧照等宣传品,紧接发行的影片是《地狱婚纱》。这些手绘海报图片的片名均为韩文美术体,经搜索也无任何韩国影片目录核对,必须要靠电影专业来翻译,编辑碰到的困难最大。在2023年,华瑞芯用各种手段查出核对,有二百二十余部影片。衷心希望华先生这部画册能顺利出版。也衷心祝贺这次“华瑞芯电影资料收藏六十周年”活动圆满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