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近日,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冠军破亚洲记录。当人们为遭受不公待遇的孙杨,用实力为自己正名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更被他洒泪退赛而感动。

他说:“因为这两天我体力消耗太大了。我尽力了,我尽力了,真的太累了。”

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孙杨,有着饱满的感情,在做着真实的自己。他会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赛场上英姿飒爽,也会委屈落泪,脆弱得像个孩子。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孙杨被爆出与自己的教练不和的传闻。有的说他耍大牌,任性;有的则指责他“当了冠军人就变了”。

各种版本在网上尽情演绎,而他却说他希望教练能用另外一种思想来看待他,他长大了,希望能自己支配时间,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教练即为恩师,情同父母,被“父母”冷落误解,真实的自我得不到认可。我想这可能就是他“叛逆”的原因吧。

其实如果是真父子,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反倒不是一件好事。让孩子按照我们制定的标准化流程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似乎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照做就可以了。却没问过他自己的意愿。这真的是他内心想要的吗?他有什么样的情感诉求,有什么梦想,又有什么是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对他尤为重要的事物?

我想很少家长能卯足底气说出,我实实在在做到了。我做到了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只做他们的指明灯而不是主导者。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81岁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她上台演讲的时候说过一句“我是秋天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开在春天”,这让我很震撼。每一个孩子就如同一粒种子,他们有自己不同的花期。我们要做的,不是将他们修理得规规整整,也不是揠苗助长式地帮助他们超速发展,而是让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姿态,对世界、对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

当然,我们还要帮助他们认识他们自己。台湾著名教育实践家李崇建在一场TED演讲中指出,现实中许多孩子是不被允许认识他们自己的,他们不认识自己的情绪,没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长大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该是多大的一场悲哀。

孩子有权利有自己的情绪,也有权利去认识自己的情绪,从而认识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教育本身是没有功利性的。它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不急不缓。别让孩子努力成为优秀的“别人”,而是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这也是一种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抱怨行为 1.自我检视一下:你经常抱怨吗?你已经一个月或是更久没有抱怨了吗?如果你每天抱怨十次以上,那么你可能已...
    公子慧_ea67阅读 348评论 0 0
  • 过润扬,观长江,长江天长。 斜阳西,归无锡,锡山无锡。
    明哥明说阅读 183评论 0 0
  • 正面的肢体语言 1.下巴和头部微微上扬 2.背部挺直,肩膀放松地向后靠 3.动作稳定,不慌不忙 4.两臂放松,自然...
    言东阅读 1,046评论 0 0
  • 2017还有不久就过去了。这几天朋友圈都在发“我的十八岁”,了解这个梗之后突然感到跟风的人都多少会有些伤感吧。过了...
    33bdc3c72501阅读 394评论 0 0
  • 心理不健康的类别及区分
    牙膏蓝阅读 1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