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教育“双减”的影响
因为工作的原因,前些年接触到一些教培行业的客户,“双减”政策从发布后就成了今年的网红词,双减影响范围有多广,我相信大家都有看到一些新闻报道。当时政策发布不久有写过一篇短文,受到了一些朋友的关注,现在已经进入12月下旬,离双减发布已经过去快半年,那些在双减之后教培从业者有什么变化呢?接下来以一个最近发生人物故事来说一说。
A老师,北京地区某头部机构学科讲师,印象中好像是5年前加他的微信,机缘巧合一直也没能见过面,那时他应该刚进入这个行业不久。据我了解一般头部教培机构老师,基本优先考虑招聘清北毕业高材生。一毕业自带光环,选择去从事教培行业,首先是有高薪的诱惑,当然也需要对教育行业有一定崇敬之情才会坚持下去,如果想要出众当然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才行。据说当年头部机构一名学科讲师,最多时候年薪百万不是没有可能。当时存在很火爆的一种上课模式叫双师课堂,老师在北京一个小房间里,一台触控屏当背景,前面架设一台摄像头,通过网络就可以让各地加盟机构多个班的学生同时加入到课堂来听课,既发挥了北京机构名师效应,又实现了讲课老师多带学生利益最大化,实乃一举多得。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这位老师的副业,竟然是在浙江某地深山老林里养猪,听说是十几个培训机构校长一起参与的创业项目,情不自禁都给他点赞。教培行业老师们眼光真是独到,这事情成功与否我暂时没法评论。个人觉得至少抓住了几个痛点:1、目前猪肉安全问题(使用各类激素的猪肉) 2、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养殖业门槛不低)3、定位潜中高端消费人群(对品质有一定要求)。以一个C端产品来说,以上三点已经可以打动一部分潜在消费者了,这里很惭愧,目前我还没能尝过他家的黑猪肉,后面如果吃过了才更有发言权。
这位A老师开始官宣养猪,能想到这个项目从筹备到公布,在背后付出了别人看不见的艰辛汗水。他说主业还在这是副业,只要市场有需求公司有需要,还会继续坚持把主业做下去。虽然这么说也能听出有一些无奈,当一个行业因为政策原因面临走下坡路的时候,人人都要面临失业的抉择,坚持还是转行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退路自然是幸运的。
个人也认同双减政策能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目前遇到的教育问题,通过教培机构确实能让一些普通孩子增加考上名校的机会,实现家长对于孩子考上名校的期望。为什么都想考名校,答案自然不言而喻,如果是名牌大学毕业将来在工作就业、个人发展、以及是找男女朋友都更有优势。
K12课外培训的兴起,本身是应试教育模式催生出来的需求市场。发展为一个产业到行业,创造了例如新东方及学而思这样的行业巨头,这些企业贡献了纳税同时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员工收获高回报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也是比较良性的一个行业。说到最后,在双减政策影响之下,他们这批教培人能够有想法和勇气走出另外一条副业的道路,肯定很是不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