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他们同时又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不管如何,婚姻、孩子,总是与爱情紧密相关。在今天这个据说老天都要替你表白爱情的日子,我想要煞风景的以“爱情的结晶”的名义,谈一谈我所见过的“爱情的坟墓”——我们父母那一代的婚姻。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对我们父母那一辈的婚姻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几乎没有提过爱情。“爱”这个字,大多数时间用于描述爱好,偶尔用在对孩子身上,但就是没有在婚姻中出场过。它仿佛不曾存在,也许也就谈不上下葬了吧。
一种常见的解读是,因为长辈那一代人讷于言而敏于行,不善表达,实际上爱情的甜蜜和温馨一点不减的融化在日常生活里。在知乎“感动你的小事”问题下面,可以看到不少描述父母如何恩爱、“虐狗”的回答。
也许我跟这些答主已经有代沟了,在我耳闻目睹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人的婚姻里,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描绘一下令人满意的婚姻,“家庭和睦”的使用频率可能最高。评价一个“家庭和睦”的好男人,最常用的词是“顾家”,对应的女人的美德是善于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双方配合得好的婚姻,就叫美满。
如果恰好双方之间还有一些共同爱好乃至互相倾慕的情愫,大大减少吵架甚至打架的频率,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恩爱了,但这不是什么必需品,只是锦上添花的润滑剂。所以,《因为爱情》这种歌,是很难在上一辈中流行的。
我曾经听到一位长辈用自我安慰的语气总结说:“她做饭好吃,对孩子也很好。”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次,我不小心偷听到了我妈安慰另一个苦恼的阿姨:“我也觉得跟老程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啊,婚姻不就是这样吗,凑合着过吧,至少他还是顾家的啊。”对方用同病相怜又心有不甘的语气叹了一口气。
我父母的婚姻在同辈人中已经是远近称羡的了,但他们彼此单独跟我评价对方时,最高的褒奖还是良好的照顾家庭的能力。
另一位好丈夫具有的品质令人赞叹——他竟然会陪妻子去做发型、带她出去旅游(尽管做行程规划的都是妻子)!
至于我们这一辈谈恋爱喜欢的品质,什么风趣、有共同爱好、有才华之类,早已经被证明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样。在一个邻家姐姐的婚姻失败之后,我的长辈们惋惜而又笃定的说:“当初多少人劝她不要找这个男的,门不当户不对,她非说跟对方谈得来。现在可好,再谈得来,还不是过不了日子。”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里说,婚姻是因亲子关系而生的,男女相约共同担负抚育他们所生孩子的责任就是婚姻。婚姻与生育的关系重于与两性的关系。两性的感情很多时候是产生于社会为了维持生育制度而刻意创造适宜培养感情的环境。
不管这个理论适不适合我们如今的这个年代,但它的确很准确的描述了我所见到的上一辈普通人群的婚姻。如果背后的成因真的是繁衍本能,那么这样的婚姻还真的可称美满了。也许没活明白的,反而是我们这一代。
另外,我发现,同样的时代,在不同的地域,被父母辈界定为美满的婚姻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在我长大的那个西南小城,美满婚姻中男女的具体角色大致是蜂后和工蜂的角色,虽然工蜂只有一个,但不妨碍妻子以蜂后众星捧月的姿态,决断家里内外的大小事。
以前流传过一个段子,丈夫跟哥们吹嘘说自己在家里管大事。对方问哪些算大事?丈夫无奈的承认:例如朝核问题、石油危机这种事就算大事。
看到这个段子的我妈表示恰如其分。
男人在外挣钱养家是本分,妻子作为家庭的掌舵人,统管各项资源和人际关系。在外勤劳,在家听话、会照顾人,才是一个合乎标准的好丈夫。
我从小到大,身边的男性长辈大部分都掌握了做饭、带孩子的技能,有的甚至厨艺超群,连照顾襁褓中的小孙儿都不在话下。同时,自己到底挣了多少钱,家里有多少余粮,一个好丈夫往往是不清楚也无需清楚的。当然,女人出去工作的也不在少数,有什么大事双方也会通气。但总体来说,这种领导跟下属、老板跟长工一样的角色模式很常见。
男人并不觉得这是男卑女尊,反而乐在其中,觉得是自己的成就。“怕老婆”,或者“宠老婆”,在民间调笑,亦或电视报章上,都是一种略带荣耀且令人惺惺相惜的习性。
女人当然并没有因此实现重男轻女现象的灭绝,但耳濡目染这种模式的我们这一辈,很多女性的自我意识格外鲜明。
我的一个好朋友,有一天很疑惑的问我:“他说我像个被宠坏的公主,一点也不温柔体贴。我有这样吗?”
以家乡的名义,我义正辞严的把男方批驳得体无完肤。
其实,不是男方说的毫无根据。如果男方见过我这位好朋友的爸爸,就会明白其中原因。
那位爸爸是一位典型的西南式丈夫,在外勤劳肯干,在家哄着妻子,宠着女儿。妻子说东,他不会往西。而好朋友的妈妈呢?女王范十足,对丈夫主动亲昵的举动,这位阿姨的回应也表现得心高气傲。她是有资本骄傲的——她聪明善断,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
女王和仆人的结晶,也是公主啊。我这位好朋友耳濡目染父亲主动、母亲施恩的相处模式,不知不觉间,冷美人的芳名不胫而走。
我只能劝她,她这位来自潮汕地区的男朋友,实在不如我们西南地区的男人们靠谱。地域文化差距太大的情侣,往往倍经艰辛——双方从小看到的美满婚姻标准都不一样,怎么达成共识?
比如,另一位来自“爱拼才会赢”地区的高富帅男同学,就曾经忧心忡忡的咨询我:“某某看起来这么单纯,真的不是装的吗?她真的不是看上我有钱?”这位某某,是高富帅结识不久的女友,年方二十,如莲似水的清纯佳人。
尽管早知道高富帅这么问的心理病因,我还是毫不留情的给了他一个大白眼:“你除了钱,就一无是处,没别的能让人看上的优点吗?这么不自信!人家这么闲要辛苦为了你装清纯?”
高富帅默然无语。这也不怪他,他成长的那个环境,父母辈美满婚姻的必要条件是有钱——男人要特别能挣钱,女人在家扶老携幼就好。不能挣大钱的男人,连整个家庭都会抬不起头,更不用说这个男人自己的尊严不保。
幸好,他的父亲挣了大钱,他也能挣钱,但他始终在找生活除此以外的亮点。他甚至有点恐婚——应该找什么样的妻子呢?绝不能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像牛一样勤劳的埋头家务,对丈夫最大的褒奖和满足就是能挣钱,虽然在那个大部分女性没有话语权的地区,恐怕她的褒奖也无人介意。
挣了大钱见了大世面的高富帅,怕自己面对这样的妻子,会觉得对牛弹琴。他不想再重复上一辈这种皇帝与女仆的角色模式。
他说,他理想中的妻子,是一位独立而聪明,同时又温顺体贴的美女。
我只好再送给他一个白眼:像你这样的人,一边在脱离物质贫困后追求精神上的和谐,要她做新时代的女强人;一边又继承了父母辈男强女弱的潜意识,渴望人家像迷妹一样崇拜你除了有钱以外的高贵品质?
你还不如去买六合彩。
为了不让这位高富帅的父母恨我把他们儿子弄成了不婚主义,我又安慰他:“费孝通说过,不讲感情共鸣并不是婚姻就不美满,不讲爱,也就没有恨。夫妻间在爱恨之外,还是可以相处得很和谐,共同担负家庭的事业啊。”
“你以为欧美的婚姻就爱情至上了?都是宗教改革和中产阶级兴起以后的事!五百年前,意大利的男男女女还在各司其职的婚姻之外各有各的精彩呢。”
从古代中国士大夫寄情山水歌姬,到当代少数民族地区夫妻分居各宿,他们各得其乐,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代,会把爱情的缺席当作婚姻一种莫大的遗憾呢?
这是一个迷思。
同样的问题还有——我们这一代的美满婚姻是什么样的?也许只有等到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来写一篇所见所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