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的“我来”是动员群众解决挑战性难题。有两个维度,我自己来解决难题或者带领群众一起来解决。
在有了“我来”承担责任的前提下,那为什么要说“我不知道”呢?领导力的核心定义其实不在于你人有多么好或者技术多么精通,只在于一点:动员群众解决挑战性难题。其实这样说也还是很抽象,什么叫动员群众解决挑战性难题?
动员群众就意味着要激发团队力量,带领团队逆流而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解决团队的问题,而不是私人的问题。挑战性难题对应技术性难题,指的是要打破已有的流程和价值网络,积极变革带领组织解决问题;而技术性难题指的是在现有流程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管理就是解决技术性难题,而领导力是解决挑战性难题。犹如克里斯坦森说:良好的管理恰恰就是创新的最大阻力。
什么时候需要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需要说“我知道”呢?
需要说我知道通常是在提升士气,即使心里没有底,也要给团队以信心的场景里。不能说“我不知道”的场景是组织出了问题,事故,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即便真的不知情也不可以说“我不知道”,这是最底线的要求。
重点在于什么时候说我不知道,说我不知道时要注意什么。可以不知道答案,但是不能不知道问题,这是前提。说的时候要真诚、谦虚、有耐心,是理性判断,不要以推卸责任的语气来说。
1、面对技术性难题不知道答案时要说我不知道,可以让员工去找专家,找权威,不懂就是不懂。事后跟进这个事情过程,看是否需要协调,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而不是说不知道后就不管了。
2、面对挑战性难题不知道答案时要说我不知道,有可能是现在真的不知道答案或者我所知道的答案不是正确答案,所以需要思考,需要反省。只有否定自己才能有认知上的突破,而不是拿着锤子当所有的都是钉子,保持空杯心态。
3、面对挑战性难题即使有了答案时也要说我不知道,因为有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要发动群众,鼓励下属先提出答案,发表观点,说不定就会有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案出炉。
4、面对挑战性难题即使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最好的依然要说我不知道。因为要引导员工去组装这个答案,根据“宜家效应”,只有自己参与了,才会更理解更喜欢更积极的去采取行动。这个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不要想着你是主导,而是引导员工成长,让员工也承担责任提升能力。
总结下来,我不知道其实也是一种放下,放下全能感,放下过多的责任,放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