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店里不忙可以早下班,给弟弟发了微信过去坐会,主要是看看父母。虽然住一个小区,可也很少有空过去,即便去了也是匆匆忙忙,更不用说陪父母聊家常了。
来到楼前,远远看到了二老的身影,一股心酸的暖暖的感觉涌上心头,走近跟前喊了声爹娘他们才认出我,母亲赶忙起身,接过我手里的火烧,老父好像在跟大姐打电话,看到我来说了几句就挂断了。搀着母亲进了弟弟家,跟两个聪明可爱的侄女聊了会学习情况,就听弟弟对父亲说,以后在楼下打电话声音尽量小点,那么大声楼上楼下全听到了,人家会烦气的。父亲一脸的茫然,没有啊!还没有,声音可大了。再就是少说这家那家的,让人听了不好,住楼不比我们在农村老家。父亲更是愕然!我理解弟弟的同时有点老父,父亲老了,聋的越来越厉害了(母亲也是,我们在交谈这些的时候,她什么也没听到,除非趴她耳朵上),所以无论说话还是打电话声音都特别大,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吵架,我想大概耳聋的人都这样吧,父亲不再吱声,低头沉默,岁月的无情让人根本体会不到自己的变化!
聊了会家常,听母亲说今天三楼搬家了,搬北京去了。还给了他们一些带不走又不舍得扔的东西,边说边流漏着满脸的感激。哦!刚才父亲跟大姐打电话好像就说此事,话语中满满的高兴。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真的一点不错,大事小事都跟儿女们分享,我想这些分享中更多的裹着他们对儿女的牵挂,时不时的给这个打电话,给那个打电话,尽管都是些家长里短。弟弟小声跟我说,人家给就要,也不知道干净不,说也不听,由他们吧!是啊,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年轻人一般不要人家东西,特别是不熟悉的,可父母这代人不一样,他们都是心怀感激地收下,不舍得扔掉,他们一生从艰辛和贫穷走来,勤俭节约已根深蒂固。他们的善良豁达无论走到哪里,都和人们友好相处,这一点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这些年父母跟随儿女在潍坊生活的日子,我深有体会。所以每天除了接送小侄女上学,父亲闲暇时间都在小区捡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