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以下的处理你都知道吗?
“给客户送粽子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
“端午节发购物卡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端午节发微信红包可需代扣个税?”
…………
下面,分9种情形,系统整理端午发粽子、送粽子、送购物卡等等相关问题的税会处理,以供大家学习交流,赶紧转发收藏起来了!
全文内容框架如下:
外购粽子用于福利或送礼
情形1
购买粽子用于集体福利
三哥公司订购100箱粽子用于庆祝端午节假期的下午茶会品尝,取得厂家专用发票,金额3万元,增值税0.39万元。
1、会计处理:
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3万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0.39万
贷:银行存款 3.39万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39万
贷:库存商品 3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0.39万
期末统一计提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3.39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3.39万
这个统一计提其实是可以在按参加这个下午茶的各部门的人员来区分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的费用,具体的人数数据可以要求行政人事部门提供,也可以提醒行政人事部在举行下午茶会的当天,做好相关的记录或者签到即可。
2、增值税:转出进项税额0.39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转出的进项税额填列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里的第二部分“进项税额转出额”。
3、企业所得税:不视同销售,3.39万元并入职工福利费限额扣除。
依据:
4、个人所得税: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
情形2
购买粽子发放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
为庆祝端午佳节,三哥公司订购了100箱粽子发放给职工,取得厂家专用发票,金额3万元,增值税0.39万元。
1、会计处理:同情形1
2、增值税:转出进项税额0.39万元。
依据:同情形1;转出处理:同情形1
3、企业所得税:
视同销售确认收入3万元,同时确认视同销售成本3万元;3.39万元并入职工福利费限额扣除;视同销售收入3万元增加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扣除限额的计提基数。
依据:
4、个人所得税:并入当月工资中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依据:
情形3
购买粽子赠送给客户
为庆祝端午佳节,三哥公司订购了100箱粽子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取得厂家专用发票,金额3万元,增值税0.39万元。
1、会计处理:
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3万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0.39万
贷:银行存款 3.39万
赠送时: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3.39万
贷:库存商品 3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39万
2、增值税: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额0.39万元,进项税额0.39万元允许抵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应视同销售货物。
注:纳税申报时,因赠送不会开具发票,故应将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填入“未开具发票”栏次申报,进项税勾选后做抵扣申报。
注:购买商品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最大的关注点增值税如何处理的问题。因为给客户赠送礼品理应计入业务招待费,如果认为是个人消费,根据财税【2016】36号文规定,应做进项转出处理;如果认为是赠送,则应视同销售。
三哥认为,外购的粽子赠送给客户,企业并不是最终的消费者,增值税需要向下游传递,应作视同销售处理。
3、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确认收入3万元,同时确认视同销售成本3万元;以视同销售收入3万元增加业务招待费、广告费计提基数;对计入业务招待费3.39万元在规定限额内扣除;公司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不允许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列如下:
依据:
4、个人所得税: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
新的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中增加了偶然所得汇总申报的选项,当企业向不特定的对象随机赠送礼品或发放红包时,不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可汇总申报个人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如下图:
自产粽子用于福利或送礼等
情形4
自产粽子用于集体福利
庆祝端午节假期的下午茶会上,三哥公司用自产100箱粽子用于大家一起品尝,该批粽子生产成本2.8万元,市场价金额3万元。
1、会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19万
贷:库存商品 2.8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39万(计算过程:3万*13%)
期末统一计提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3.19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3.19万
同样的,这个不同费用的区分的数据依据来自行政人事部门提供的参会人员的名单来处理。
2、增值税:计提销项税额3900元,消耗的材料等进项允许抵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第五项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
3、企业所得税:资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企业所拥有,因此不视同销售;31900 元并入职工福利费限额扣除。
依据:同情形1
4、个人所得税: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同情形1
情形5
自产粽子发放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
为庆祝端午佳节,三哥公司将自产的100箱粽子发放给职工,该批粽子生产成本2.8万元,市场价3万元。
1、会计处理: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39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3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39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万
贷:库存商品 2.8万
期末统一计提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福利费 3.39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3.39万
2、增值税:计提销项税额0.39万元,消耗的材料等进项税允许抵扣。
依据:同情形4
3、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确认收入3万元,同时确认视同销售成本2.8万元;以视同销售收入3万元增加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扣除限额的计提基数;3.39万并入职工福利费限额扣除。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列如下:
依据:同情形2
4、个人所得税:并入当月工资中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依据:同情形2
情形6
自产粽子赠送给客户
为庆祝端午佳节,三哥公司生产了100箱粽子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生产成本2.8万元,市场价格3万元。
1、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3.19万
贷:库存商品 2.8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39(计算过程:3万*13%)
2、增值税: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额0.39万元,耗用材料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应视同销售货物。
注:纳税申报时,因赠送不会开具发票,故应将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填入“未开具发票”栏次申报,进项税勾选后做抵扣申报。
3、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确认收入3万元,同时确认视同销售成本2.8万元;以视同销售收入3万元增加业务招待费、广告费扣除限额的计提基数;3.19万元计入业务招待费,按规定限额扣除;公司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不允许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列如下:
依据:同情形2
4、个人所得税: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同情形3
端午节给职工和客户发放
购物卡、红包、过节费
情形7
给职工和客户发放购物卡
为庆祝端午佳节,三哥公司在某大型超市购买面值500元的购物卡150张,其中发放给职工100张用于采购粽子等节日用品,赠送给客户50张作为礼品。
1、会计处理:
购卡时
借:预付账款 7.5万
贷:银行存款 7.5万
发给职工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5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5万
借:应付职工薪酬 5万
贷:预付账款 5万
赠送给客户时: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2.5万
贷:预付账款 2.5万
2、增值税:发放时不视同销售;取得超市开具的普通发票,品名“预付卡销售和充值”(601),发票税率栏填写“不征税”。
依据:
3、企业所得税:发放前不得税前扣除,发放时分别作为福利费(职工部分)和业务招待费(客户部分)在企业所得税前限额扣除。
4、个人所得税:发放给职工部分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发放给客户部分按“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
情形8
给职工和客户发网络红包
三哥公司端午佳节下午茶会上,邀请了几个嘉宾(非本公司员工),嘉宾可以微信扫码随机获取微信红包,嘉宾黄小姐获得微信红包800元。同时,该公司通过微信平台向本单位职工每人发放定向红包1000元,合计发放10万元。
1、会计处理:
给嘉宾黄小姐发微信红包: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800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800
给单位职工发放定向红包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0万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10万
期末统一计提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1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万
2、企业所得税:800元计入业务招待费限额扣除,对于公司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不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计入职工福利费限额扣除。
3、个人所得税:
1)对于黄小姐,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
2)对于本单位职工,不符合总局2019年74号公告中的“随机”、“本单位以外”等两个条件,故应并入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工资薪金”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
情形9
给员工发放现金的过节费
为庆祝端午佳节,三哥公司给100名员工每人发放过节费800元。
1、会计处理:
给单位职工发放现金过节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8万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8万
期末统一计提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8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8万
2、企业所得税:并入福利费在不超过工资薪金14%的标准限额扣除。
3、个人所得税:过节费全额计入当月工资薪金来由公司代扣代缴。
附:视同销售收入确认差异对比表
最后,来总结前面的视同销售,什么时候应该确认收入,什么时候不用确认收入呢?可以参考如下这个表格: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