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

民国后期,地方军阀混战,草堂成为军队马厩和伤病者医疗的病院,这段时期对杜甫草堂的破坏很大,祠宇门窗、亭台水榭均被拆毁,所悬挂楹联匾额损失殆尽,多被官兵取下当柴禾烧了;工部祠内的杜甫塑像遭到风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给雕像戴上斗笠。

    扩展资料:

文物价值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诗意画”在中国画坛成为一个专题画类,全国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现代大家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王雪涛等也多以杜诗画意为题材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精品。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呢?就是传说中的鱼跃龙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的旅程拜拜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正午的天空刚烈,阳光杀气腾腾。我坐地铁四号线,从双桥站出发,去成都杜甫草堂。列车沿着轨道,在大地的腹部疾行。一路激...
    黄小丽的私人订制阅读 12,509评论 2 11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
    平阳县体育总会春哥阅读 4,645评论 0 8
  • 到了成都,杜甫草堂是必须要去游玩的景点。旅友们有一种说法,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来成都。对于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来说...
    简JN阅读 5,514评论 8 25
  • 亲子日记第二十三篇 2019年6月29日 我无意间看到莫言的一段话: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我们家...
    壹壹Love妈妈阅读 3,624评论 0 1
  • [cp]近播热剧《军师联盟》编导演契合度高,同样是取材历史名著进行演绎,但是人物选取得好,对人物塑造角度选取得也好...
    薛群老师阅读 2,3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