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积累了一次买保险最后又退掉保险的经历,说出来可能对你有用。
01 我的亲身经历
这个周二,我接到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电话,对方热情推荐给我一个保险服务,想都没想我打算尽快拒绝他,于是对方一提到保险这个词,我就立刻打断他,并表明自己不想买保险的意思,对方很聪明,知道我有反感,于是拐了一个弯,说我是他们招商银行精选的客户,因此为我定制了这份保险,并说请允许他两句话介绍完再判断。
果然很聪明啊,让对方觉得对方很重要就能立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好玩的游戏才刚刚开始,我接着他的话说:那好,请你一句话告诉我我为什么要买这个保险?
一般的推销员被问到这个问题,肯定会下意识的停顿。但对方没有,几乎没有停顿,紧接着我的话说:这个保险每个月交378,交满10年报20年,并且保险期满会退还所有保费。
老实说,这二十几年来,除了在学校里买过几十块钱的保险,我还从没有买这样高额的商业保险的经历。
此话一出,我立刻被吸引了,因为我发现只要我买了保险我几乎没有损失。
1、首先,我赚了。
交10年保20年,相当于多赚了10年保费,多划算。
2、其次,我不亏。
期满全数退回所有保费,我一分钱都没有损失,多划算。
3、最后,保额高。
一旦理赔,基本保额30万,最高理赔150万,并退回所有已交的保险费。(当然,最后一条是稍后对方给我详细介绍时我得知的信息。)
后来,我问了几个关心的小问题,并在对方的介绍下,没错,他甚至没有鼓动我,我就决定要买下这份保险。
当然,事情的最后我果断退掉了这份保险。
02 事情的转机
昨天我在新生大学app上看到一篇文章《我在购买保险时掉过的几个大坑》,其实我只是随手点进去而已,因为刚好买了保险,就想看看对我是否有用。
这不看不得了,一看吓一跳,这不就是专门给我写的经验教训嘛?艾玛,这也太及时了。
作者汪川在文章里详细介绍了他买保险的经历,并细数了买保险的4个大坑,值得借鉴,总结如下:
1、追求百分百的大病保险的安全感,安全感越大的产品,保费越高,应该保持一定的现金流,用于成长和投资。
2、保费可以用来支持大病后无工作康复阶段的收入。其实对具备强劲发展能力的人来说,这是个伪命题。
3、你要对自己的后代好一点,身故之后可以给后代留高额的保险赔付,然而抚养后代并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4、保险理财回报,综合通货膨胀和其他理财方式的收益率,保险理财肯定赔钱,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保险理财来赚钱。
最后给出了合理的保险方案:
社保 + 低配置终生重疾医疗险(包含意外残疾和身故)+ 高配置住院医疗消费险。
03 个人分析
好,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一开始的三个初步判断是错的。
1、我赚了嘛?
并没有。
很显然,我没有考虑到10年这四万五的保费,我完全可以拿来投资自己,每月买本书看,多买几个得到的专栏,去学习一种技能,有空的时候去外面旅游一下,都是不错的投资自己的选择。
最差的投资,我可以用这笔钱去买理财,平均10%的收益怎么也追的上通货膨胀啊。
2、我不亏嘛?
我亏了。
每个月交378,十年后是大概四万五,但保费是20年后才会退还。
从2010到2015年的官方数据看,这六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9%,假设以后的20年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那么20年后等收到保费的时候,四万五的保费已经贬值一万七了,这还只是保守估计,毕竟通货膨胀率从长期看是一般不可能不会上涨。
3、保额高对我有用吗?
没什么卵用。
保额高当然好,然而前提是只保20年,20年后我40岁,按我现在这样生龙活虎的健康状况来看,从概率上来说得大病的概率是很低的,真正发病的高概率年龄恰恰是20年后,因此等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买一份保险来保障后半生的生活风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考虑是,如果我现在接受了这份保险,一旦出现小病,以后再买类似的商业保险,得到的结果是很可能是拒保,毕竟保险公司是会评估风险的。
总结:
我们买保险是为了对抗风险,这样不至于等重大意外发生的时候无力对抗,但也没必要因此而花费过多的经历和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要知道安全感这种东西,没有万万不行,太多了也会让人生病,因此重要的是要看清背后的规律并让自己变得自由。
没错,看清一件事物的背后规律就会让人变得自由。
看完文章,如果觉得对你有用的话,请打赏、关注和点赞,特别是像你这么好看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