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弘一法师:“独处是为了避免参与他人的表演,不争是为了释放内心的负担,而保持距离是表明对伤害的最大鄙视。”

在人际关系中,没有关系也许是最完美的状态。

过度亲近的关系往往带来矛盾和摩擦。当与人过度接触时,每个灵魂都会失去自我独立,这会导致各种问题。因为过于亲密,我们会看到对方不美好的一面,爱得太重则容易崩溃,走得太近则容易疲惫。过度的熟悉会导致说话伤人、不顾及做事,并逐渐变成指责对方的生活方式。距离感缺失往往是家庭问题和情感问题的根源。

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像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所说,人与人之间就像两个王国,各自保持着宽阔而自然的领土,适当的距离让相处更加舒适,更容易包容和理解对方,同时让彼此安心。我们不会向别人过度倾诉自己的问题,也不会被别人的过度介入所困扰。

在这个心理封闭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保持安全感。当我们需要倾诉时,我们又不想过多暴露个人隐私;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又不想被别人过度侵入生活。因此,恰当的距离感才是成年人长久相处的基石。淡而舒适的相处方式是最好的,因为过于烈烈恋爱会变腻,而太过疏远又会导致感情断裂。

给彼此留出部分空间,不亲不离,才是让我们彼此感觉舒适和自在的最佳距离。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会把握恰当的距离,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会再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别人的身上,因为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没有必然的联系。

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象,并非来自于其他人的认可,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有时候,没有任何感情纠葛,反而会使人感到最自由、最不受干扰。

在人生的经历中,有些事情实在力不从心,因此不必过度追求或纠结于它们。

有一句比喻很恰当:人与人之间最适宜的温度是36.5度,这是人体最舒适的温度,同时也是最具有人情味的标志。

诚然,过度的关切会让人倍感压力。无论对谁,表达过热都会让彼此的尊重度下降。

相反,淡淡的情感就像香气一样,时间越久,越能够使人感到愉悦,而且不会让人厌烦。

人生,就应该简单自由、轻松随意。如果变得过于复杂,往往会导致生活失去其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