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才高八斗,雄文盖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永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豪歌大江,低吟明月;寻古探幽,愤鸣不平。一路阔步高歌,率性而为,潇洒地尽得其乐。然而,又屡为才学所累,命运多桀.尽管饱经忧患,却能居祸来临,一笑了之,‘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地面对困境 。他不但留给我们绚丽多彩的文学遗产,更有足以为后世楷模的良好心态。
一 蓑 烟 雨
卷一 家 庭 熏 陶
第一章 隔代遗传
从成都南行80里,在锦江之畔眉山苏家旧居,后人建造了三苏祠,又称苏子祠。供奉着苏氏三父子:苏轼、苏洵、苏辙。清泉汨汨,绿树婆裟,红墙琉瓦,墨翰飘香。三苏祠大门口高悬着‘三苏祠’三个镀金大字,为清朝何绍基所书;两边的题联是: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第一句当然是指苏轼父子三人;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 的四大家,所指何人?已无从考究;但是铭传后世的‘唐宋八大家’中,苏家就占了三位,再加上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位聪慧伶俐文才出众的苏小妹,可见,苏门人才济济,真是:巴山钟灵,蜀水毓秀;全家俊杰,一门俱荣!
三苏祠大殿有清朝杨庆远题的对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在中国文学史上显然是一颗光彩夺目的北斗星,最为后世所熟知;“小苏”苏辙仕途顺利,官做得最大,文学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比起两位儿子,名气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大器晚成,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于后世,被国人奉为为经典。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东坡的爷爷苏序并无名气;但是,苏东坡的性格,颇像他爷爷:豁达潇洒,仗义疏财;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率性而为,逍遥自在。苏序是位田间诗人,他有七分仙骨,一身诗意;一生写诗数千首,敏捷立成,纯朴自然;不求工整,却无雕琢。文献记载,苏序身材伟岸,长脸高额;在子孙后代中,东坡最像爷爷。祖孙两人,相貌酷似,性情相近,亲密无间,文脉相承。用现代生物学术语说,叫做“隔代遗传”。
苏序,是一个散淡、达观,又宽厚、仁善,带有几分侠气的人;是个天生的逍遥乐天派。他常骑着小毛驴,提着酒葫芦,哼着小曲,边喝边唱,伴着驴蹄踏在青石板上清脆的“嗒嗒”声,随处行走。碰着路人,不管男女老幼,经常开个玩笑,语言诙谐幽默,常在花间、绿地、林里、溪边、路旁、田垄、地头留下他一串串爽朗的笑声。他,潇洒,乐天,逍遥,自在,惬意。‘任人笑骂,我行我素’。‘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乱筹谋’。儿子苏涣,好学上进,苏序就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通过科举谋求仕途;苏轼的老爹苏洵,早年淡泊科举,屡屡名落孙山。年近而立,却还是功不成名不就。若放到现代,岂不愁煞老爹!然而,知子莫如父,苏序却说:“俗话说‘树大自然直’。时候不到,到了一定火候,这娃儿说不定会‘大器晚成’哩!”总之,子孙之事,听其自然罢了。
豁达乐观和健康长寿是一对孪生兄弟——双胞胎。豁达乐观的人快乐,快乐的人则常常健康长寿,这是情理之常。苏序弟兄姐妹九人,在那个环境恶劣、瘟疫丛生的年代,八人夭折,只有他自己活了下来。可能是侥幸,是一个偶然,但是,偶然中却存在着必然。应该是,苏序从先辈那里遗传到了最强健的基因,而且是决定性的基因,就是‘豁达乐观”。这是他超然于世,快乐终生,在那个时代算是比较长寿的缘由。纵观长寿老人的长寿经,有的终生吃素,有的每天一顿红烧肉;有的滴酒不沾,有的每天四两老白干;不一而足。但是,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动’,终生劳动或运动;二是心态好,豁达乐观,不生气。苏序每天骑上毛驴到田间溪边漫步,喝点小酒舒筋活血,豁达乐观心态好,故而能得高寿。
苏洵对父亲的印象是:“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豁达乐观的人都“性简易”,返朴归真嘛,凡事斤斤计较,心底狭小的人,不可能豁达乐观。豁达乐观之人,“无威仪”既然有好脾气,自然不会每天板着一副看似威严的面孔。这样的人,家人,友人,熟人,陌生人,人缘好,无论出身贵贱都是乐意与之结交的。
一般人都是喜欢替自己打算的,他却“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这是高风格,高风亮节。只有心胸宽广、心地仁厚之人,才会薄待自己、厚待他人。走在路上,苏序碰到对面有人来了,他总是双手恭恭敬敬垂下站立一旁,鞠躬行礼。看到士大夫是这样,看到平民百姓、甚至田间赤脚干活的老农,他照样是同样的礼节。难怪‘无贵贱皆得其欢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别看苏序性情闲散,却是很有主见。苏序22岁那一年,王小波造反,围攻眉山县城甚急。父亲刚病逝,母亲忧心忡忡。苏序手执长矛,天天在城墙上巡防。并安慰母亲说,朝廷不会不管;朝廷一插手,反军必败。果然不出其所料。宋朝庆历年间,朝廷号召地方兴办学馆;乡人趋之若鹜,子弟心动。深谙事理的苏序,告诫子弟:“且等等再说,怕又是衙门敛钱的时机了。”又不出气所料,当局者中饱私囊,不了了之。苏序提笔讽刺道:兴办学馆,横征暴敛,中饱私囊,愧对先贤。
平时,苏序就是个“谦而好施,急人患难”(苏轼《苏廷评行状》)之人。财物只要有余,他就大手大脚,给这个,给那个的。“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苏轼说。有福同享,有钱财就大家用,用完为止,无怨无悔
苏序家院周围有好大一块园地,他便种了芋头,秋天丰收了,窖藏起来,待到来年春天青黄不接闹春荒的时候,他就用大蒸笼蒸下热腾腾的芋头,任饥饿的人们各取所需。家里有不小的粮仓,可储粮四五千担。遇到灾荒饥馑年,苏序便开仓放赈,救济灾民。所以,这个每天乐呵呵的老头,是乡亲们心目中的活菩萨。灾荒之年,他曾卖掉田产来救饥。田产是苏家一代代辛辛苦苦挣下的。父亲死时,田不满二顷,房子破烂不堪。苏序持家节俭,田产亦不丰。但为了救急,他愿意卖掉田产。乡亲们记下了他这份情谊,到丰年之时,想报偿他,他却笑着拒绝,说:“我本来就打算卖掉这些田产,跟你们没关系的。”乡亲们再一次被苏序感动,流下感激的泪水。这苏序,不光乐善好施,还极有头脑,极有远见。眉山这地方一般是种水稻的,苏序却种起了粟。乡亲们自然感到奇怪。还有更奇怪的事:他又卖掉稻谷换来了粟。他要干什么?人们纳闷。几年下来,家里的仓库积存的粟有三四千石。有人问苏序要干什么,他只是笑笑。当然,谜底还是揭开了。灾荒再次降临,饥民无数,苏序开仓赈灾,饿得头昏眼花的饥民蜂拥而至。朝廷命官干不了的事,苏序干得很好。这位苏序啊,简直成了乡亲们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到了孙子苏轼,为了及时赈济灾民,常常预支自己的俸禄,却往往弄得自家两手空空,吃不上饭。仗义疏财,豁然大度,祖孙俩何其相似乃尔!
附近有座茅将军庙。实际上是座道观。道士经常装神弄鬼,借机敛钱,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苏序心知肚明,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天,喝得醉醺醺的苏序,带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硬是拆庙毁神,把那做拔地而起的将军庙砸了个稀巴烂;把那位茅将军塑像打得粉碎,扔进了大江,痛痛快快地为民除了这一害。乡亲们拍手称快。竖起大拇指,盛赞苏序的侠义。
苏轼比爷爷胆子还大,徐州修河治堰时,衙门一栋建筑,据说是西楚霸王项羽所建,经常闹“霸王显灵”,人们谁也不敢拆除,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一般人不敢得罪“神灵”,苏轼却想:自古以成败论英雄;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西楚霸王项羽,自喻‘力拔山兮气盖世’,妄称一世英雄,没能力战胜刘邦,却痛别虞姬,自刎于乌江;千万将士,生灵涂炭。死后仍不老实,显灵吓唬百姓。我要修河治堰,给百姓造福祉,你又挡道,不能利国泽民,你算哪路英雄?不除你的建筑,保证治堰工程顺利进行,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别人怕你,我老苏不怕。苏轼毫不犹豫,立即拆除,保证了修堰工程的顺利进行。
有一年,苏序的次子苏涣中了进士,而且,是眉山历史上第一位高中的进士。当时,苏涣报喜的队伍和封官的文书到了,苏序曾奔赴数百里外的剑门关迎接。“乡人皆喜之,迎者百里不绝”(苏辙《伯父墓表》),“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喜受学。及其后,眉之学者至千余人,盖自苏氏始。”(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老二高中进士,带动了眉山人人向学的风气。喜报传来的时候,苏序正在大街上骑着毛驴,一边喝酒,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牛肉,喝的颇有些醉意了。用沾满油迹的双手,夺过喜报,拉长声调,连唱带念,眉飞色舞,好不痛快!报喜人双手接过喜报,说:“苏老爷,咱们还是按规矩把喜报送到府上吧。”;其实,是要回家讨喜钱。半喜半醉的苏序,赶紧把牛肉装进袋里,抽了两鞭子小毛驴,跟上报喜的队伍往家赶。走在眉山大街上,歪歪扭扭地骑着毛驴,不时地提起酒葫芦,喝上两口,高兴地眉飞色舞;嘴里不住地喊道:“我家二娃子中进士了!高中啦!!”正赶上苏轼的舅舅也中了进士,苏轼正在外公家参加一本正经的庆祝活动,外公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咕噜咕噜吸了几口水烟袋,吹灭了纸捻,摸摸苏轼的小光头,摇摇头说:“你这位酒鬼爷爷,简直就是个活宝。丢人现眼的,成何体统!”苏轼歪起小脑袋,使劲瞪了外公一眼。他可不允许别人说爷爷的坏话;外公也不行!
报喜人后面跟了一群看热闹的人敲敲打打进了苏家。苏序端坐正面,报喜人恭恭敬敬规规矩矩双手正式递上喜报,苏序倒接过喜报,高高举起,就想念;报喜人忙提醒说:“老爷,您把喜报拿倒了。”“是啊,拿到了,拿到了,喜报送到家,我拿到了!”苏序随机应变道。惹得满屋人哈哈大笑。苏序用沾满油迹的双手,打开一个箱子上的铜锁,拿出一只钱袋,里面装了半袋银子。“这是赏钱!”他随手塞给报喜人。“太多啦,苏老爷。”“多少就是这规矩了。辛苦啦,你们买些酒喝吧!”苏序诚恳地说。大家散去,老伴慎怒道:“你把余钱都给了赏钱,足够俩月家用呢。”“报喜,报喜,喜事临门。我高兴,多赏钱;报喜人高兴,多拿钱;你儿子高中了,你一定更高兴,怎么就舍不得多出钱了呢?!”苏序把老伴又说笑了。
苏序“嗜酒,甘与村父箕踞高歌大饮”(《师友谈记》)。嗜酒的苏序,简直成了活神仙。他和乡间父老相遇,随便哪里一蹲,就抱着酒葫芦,放声高歌,开怀畅饮,喝个不亦乐乎。只喝的他醉眼朦胧,看物是物,看物也非物,笑语盈盈,长衫飘飘,无人不识这仙气十足的老头儿。苏轼降临人世的时候,爷爷已经63岁。隔代亲愈加珍惜,爷爷对孙子疼爱有加,拦在怀里,抱在膝头,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时常祖孙俩人骑上小毛驴,优哉游哉走街串巷,偶尔还给小孙子灌上一口小酒。爸爸苏洵见了常常埋怨,爷爷则说:“老苏家的男子汉,不会喝酒怎么行!”
孙子像爷爷,除了隔代基因遗传的因素外,隔代亲,孙子和爷爷奶奶亲密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能更大些。
苏轼看来,爷爷可敬、可亲、可爱,只有真正的高人,才能理解爷爷的率真和质朴。
“晚乃为诗,能自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苏洵《苏氏族谱》)。可见:
苏序几十年写出几千首诗,他已经把作诗当成一种习惯,甚至他生活的一部分。“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生活即诗。生命即诗。以此而言,他是一个行走在乡间、经常和老农交谈习惯于以诗表达内心的人,当是真正的扎根生活、深接地气的诗人。苏序作诗简直是立马可待,非一般诗家可比。一般诗家通常是苦吟苦作,“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苦作,严格地说已脱离本真状态。诗应该是生存与生命的本真呈现。比起苦吟苦作的诗人,苏序更像诗人。苏洵说其诗不工,考虑更多的是雕琢与修饰。他能指出其诗“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总算抓住了关键。诗如其人。诗能如其人,从生活深深的根基出发,有所感而直抒胸臆,又何必究其“不工”?!
苏序到了晚年,好写点小诗,率性而为,随手拈来,不求严格合辙押韵,也不公开发表,更不想以此成名成家,不过是浅酌低吟,自娱自乐而已。比如:
驴蹄声声脆,
老夫日日醉;
骑驴过小桥,
风吹倒影碎。
想象一下,一个散淡、达观,又宽厚、仁善,带有几分侠气之人,一面和田间地头的老农们亲切交谈,密切相处,一面又能随口吟出音韵和谐的诗句,这样行走在乡间地头一个笑容满面、憨态可掬的老头儿,该是怎样的淳朴可爱!他的这副模样实在是与众不同。他是有满身的诗意,他有飘飘然的仙气。诗意催生仙气,堪称‘诗仙’了;是无比的可敬、可爱。他的孙子苏东坡人称“坡仙”,显然,在东坡身上不难看到爷爷遗传基因的神奇效应了。
苏序一生中也写了小诗数千首,只是质量不高,加上他不过只是个农民诗人,并没有进入主流文坛,所以很少流传下来。爷爷75岁驾鹤西去,苏轼那年才12岁。虽然祖孙一脉相承,但是,轮酒量,孙子跟爷爷差远了;说文才,爷爷确实跟孙子差的“老鼻子了”。
不过,爷爷的名字苏序,这个‘序’字,却给作为文人的孙子,出了难题,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紧箍咒。在中国古代,士人笃诚信奉儒家的‘礼’,按照孔子‘礼’的要求,凡是晚辈或下属,对于长辈或尊者的名字,是必须时时处处加以避讳的。比如,皇帝的名字,臣民必须谨记避讳。如果忘记了避讳,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清朝雍正年间著名的文字狱,就是忘记避讳的冤案。雍正在位时,《维民所止》的千古奇冤,就是明证。对自家长辈避讳,叫做‘唯亲者讳’,晚辈常常是很自觉的时时处处加以避讳。苏轼诗文中,不见‘序’字;经常给别人的诗文作序、写跋,一律把‘序’字,改为‘叙’或‘引’字。这个不大不小的紧箍咒,苏轼戴了一辈子。虽然说是避讳,但是,也算是孝顺的孙子,保留了对爷爷的一份尊重和难以忘怀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