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活过的这二十多年来,每天都会有很多杂乱的念头,或是期盼未来,或是悔不当初。而且无论我在做什么,总会有些心思在涌动,动辄便是几刻钟。这样的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太过感性,又或者是性格使然,无从考究。我自认为当我在经手一件事的时候必然是会认真负责的去完成它,可是再忙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空档,而这段时间会让我的思维无限发散,犹如洪水猛兽,奔向我所向往的每一个角落。可是我究竟向往什么呢?
在我能顺利读完童话故事的年纪,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看书,各种故事书,和各种有趣的文章,比如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名人轶事等有趣而易懂的启蒙书籍,或是小学作文大全里那些奇思妙想的优秀作文。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只要文章中有对话,有人物,就会驱使我详尽地读完每一个字。每每做长途客车晕车的时候,我甚至扬言如果给我一本故事书来转移我的注意力,我就能面不改色的到达目的地,可是没人满足过我。童真是多么容易丢失,不过是一次次的愿望落空,以及课业的繁重,我虽然还乐意去读,却再也没有那么渴望,读过太多的故事,早已忘记了现实。
之后稍大一些,网络游戏进入了我的视野。当同龄人每天都在谈论着自己在游戏中如何威风凛凛,互相炫耀自己的实力时,我也去试图去探索这个令人痴迷的世界。也不知为何会那么着迷,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不如同伴那样娴熟,也没有经济实力去不断参透,更没有带给我虚荣感,但就是很开心。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用想,不高不低的成绩也心满意足,常常因为自己喜欢的科目拔尖而沾沾自喜,你问我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将是我的。那个年纪一无所有,也无一所需,每天能笑几次就好。
高中是我蜕变的时期,我开始明白什么是差距,有的同学家境平平但很努力,有的游戏人间但家境殷实,而我处于两者之间,既不努力,也不殷实。我开始有了心事,开始自卑,开始虚荣,开始抱怨,但并不是谁都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当读到一句话的时候,我开始释然了,感觉一下找到了平庸的借口。那句话说:命运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我能做的就是等待它的到来。我只盼望能靠自己有限的能力,混上一个勉强入流的大学,好离开这个令我窒息的家,争吵,咒骂,哭泣,叹息,只有温暖被忽略不计。
我在上大学之前,想过我要努力学习,去做一个优秀的人,远离不堪的人群。而我活过的日子里,从来都是事与愿违的。于是我也沦为不堪,惶惶不可终日,也未做出改变。直到有一天,我选择了考研,花重金上了一所培训班,起初也没有什么改变,直到我去往上海兼职的那一个多月后,我变得很刻苦,很努力,我把那一年生命的百分之八十都搭进去了,我没想过失败会如何,因为我自信我可以,而当我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站在岔路口,微风,很冷,眼眶挤满了泪水,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就像某人说的一样,分数就像姑娘一样,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得到。是啊,我什么都没得到。上一次失去姑娘时,我也不过是蒙在被子里痛哭一会儿而已,这次不过多了一丝颤抖罢了。
我有过许多向往,跨度至少十几年,我总是失败,可能是忘记了向往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