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美读(22)】归来吧,游子!——读《召南·殷其靁》

及注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yǐn):拟声词,形容雷声轰鸣。一说通“隐”。一说喻车声。靁(léi):古同“雷”。

阳:山的南面。

何斯违斯:斯,此,指示代词。上一“斯”字指时候,下一“斯”字指此地。旧说上一“斯”字指人。违,远也,离去。

或:有。

遑:闲暇。

振振:毛传训为“信厚”,姚际恒《诗经通论》:“盖振为振起、振兴意,亦为众盛意。”

君子:女子的丈夫。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息:止也。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处:居也,停留。

直译

轰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阳坡。为何此人离开我,没有半点闲暇?我那老实的君子啊,快回来吧!

轰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一边。为何此人离开我,没有半点停止?我那老实的君子啊,快回来吧!

轰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脚下。为何此人离开我,没有半点停留?我那老实的君子啊,快回来吧!

解读 

《毛诗序》称:“《殷其靁》,劝以义也,召南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世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郑笺》据此解说,认为召南大夫远行出使,其妻子在家里怀念他,心疼其勤劳,但又劝以大义,安心从事政务,不要急于回归。《诗集传》则不再以“大夫”解释“君子”,认为只是“妇人以其君子从役在外而思念之”,“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

姚际恒认为,诗里只见“归哉归哉”的盼归之意,并没有“劝以义”之意。“盼其归”,也没有“美其德”的必要;振振,并非“信厚”之意,而是众多;妇人怎么可以怀念“众多”君子呢?所以他认为这些解释都属于牵强附会,但因为资料缺少,此诗旨义当阙疑。

方玉润认为,归可以训为“投奔”,南山指文王所居之地,所以这首诗是“讽众士以归周也”,因而此诗应该是伯夷、太公之辈所做。他们仰慕文王,呼朋引伴,相率投奔文王。此说亦甚牵强。今人王玉梅解释此诗,谓正当雷声大作之际,妇人送别行役的丈夫,虽有不忍而不得不送其出门,叮嘱其早日归来。然若如此解,则非“兴”,而是“赋”矣。

赏析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以雷声起兴。雷声在南山之南)。何斯违斯,莫敢或遑?(听雷声在南山响起,引妇人思绪,遂念我之君子,为何外出久而不归?)振振君子,归哉归哉!(直抒胸臆,盼望其归)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兴。雷声不定,又在南山之左右两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叹君子外出,不得停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兴。雷声又在南山之脚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再三感叹,唤离人回归)

雷声忽远忽近,飘忽不定,正如君子外出行役,行踪不定。胡承珙《诗经后笺》:“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殷其雷先秦:佚名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To者也阅读 620评论 0 1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263评论 0 18
  • 1.关于诗意及介绍 是一首淑女对于君子骄傲与心疼于一体的思夫诗。短短一首诗,融合了淑女对于君子的思念、娇嗔、不舍、...
    四夕清禾阅读 2,244评论 0 3
  • 若有一首歌陪伴你的孤单流年,是不是岁月就可以更生动一些,一个人也可以感受更多的美好,比如春花秋月、夏蝉冬雪? 夜晚...
    花悠然阅读 1,367评论 14 15
  • 作者:北游海 来源:知乎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事吗?点我点我…… 猫咪怕水,而鱼在水里。那猫咪真的会捕鱼吗? 我家以前...
    龍先生_857a阅读 3,3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