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开始读这本书,13日当天忍不住一直读到深夜12:00,刚好到了2月14日凌晨过2分读完,我以前只有追剧追到深夜,从未追一本书,追到深夜,这种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感觉真的特别好!
也许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存在说相信或者怀疑爱情吧!但是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很难相信一个女人,可以把自己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年华,陪一个男人幽禁在山林,特别是那个时候她是可以选择的!
当张学良被蒋介石幽进在贵州的一个山区里面,原本是他的原配夫人在陪伴他,但是当他的夫人生病了,邀请赵四小姐去陪他的时候,赵四小姐已经在香港陪她的10岁的孩子,那时的她其实过着衣食无忧安逸的生活,她真的有很多理由可以不陪他一起幽禁,但是他却在儿子和张学良之间选择了张学良,特别是那个时候他都没有任何的身份。
原文中写:
实话实说,她舍不得儿子,这是她和张学良唯一的爱情结晶,他是自己的心头肉,这些年不论怎样寂苦,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她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熟睡中的孩子一脸的稚气,他还看不懂妈妈的心事,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今夜迟迟不睡,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会守在自己床前。月光下,他稚气的笑脸幸福安详,偶尔会在睡梦中露出一丝微笑。
赵一荻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这是多么艰难的抉择啊,一边是幼年的儿子,还需要妈妈的呵护,另一边是幽禁中的爱人,需要她的陪伴。
她必须舍弃一方。
她可以为了儿子舍弃陪伴爱人,这不仅仅是理由,也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假如那样,也许,爱人永远不再是自己的了。
儿子无论走到哪儿,无论被谁养大,永远都是自己的亲儿子,爱人一旦失去,就与自己无关了。他虽然已经落魄成那个样子,也许这辈子他永远只是幽禁中的囚犯,但他是自己最爱最爱的男人,是自己一生唯一爱过的男人,他变成了什么样她都不在乎,她看重的是那个人,除去了所有的光环,他依然是他。
儿子离了自己,有优裕的生活条件,还可以健康成长。
爱人离了自己,一个人在艰苦的环境中过着苦闷寂寞的在押生活,他的心理,他的身体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这是几年来赵一荻最牵挂的,最放心不下的,几年不见了,她不知道张学良的情况究竟怎么样,恨不得立即见到他。
去深山老林陪伴张学良,要放弃的不单是母爱,还有安逸的生活和行动的自由。作为张学良的陪伴者,她走进幽禁地,“享受”的是和他一样的待遇,从此,不论是什么样的凄风苦雨她都要和他一起承受,这个心理准备早在溪口的时候,赵一荻就已经准备好了。
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心里在想,假如当时她知道要陪张学良一起幽禁50的话,她是否还会做这样的选择?那时她还只有不到30岁!是怎样的情感和勇气,让她选择了这个男人?
爱情永远是绚丽烂漫的,在绚丽的背后,会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苦痛来支撑。也许只有扛得住这样的苦痛才配拥有这样的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