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有册有典,薪火相传。2023年6月,北京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古老典籍,在此“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以文铸魂,承载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珍贵典籍,映照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汇聚起自信自强、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深刻体会到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必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自信才能自强。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强调“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明确“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