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和工厂等地方,早起吃包子、馒头或者粥。生物教科书里说早上吃百分之三十的食量。但是有些人祖传千年的习惯是早上劳作一会再吃,而且吃中饭相比早、晚饭吃的食量少一点,与书上说的中午吃百分之四十的食量不一样。这让有这祖传千年的吃饭习惯的人如何去适应。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底层是否被剥削着,畅享社会最优良成果的必是上层社会的人物以及真正的统治阶级,现在能把发展的一些成果传给大众,让底层的大众也吸收社会发展的不少成果,已经算是很好了,现在的生产方式能支持更高明的统治方式么?
我想找工作,但怕被剥削者剥削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没有剥削的日子,想被剥削却得不到,这是我的孤苦。
许多厂房剥削半天的时间,存在也是有理由的,若人数很多的厂都8小时工作制,那么谁投身建筑工程,谁去因业务量变化工作时间的小厂?
有的人现在就算有了工作,大概会是工作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的力巴及小工,甚至这些工作都没有途径,比如我就是这样。我认识到资产阶级社会某一时期剥削情况严重,教材里的夏衍的文章有关于包身工的介绍,旧时的社会情况糟糕透顶。我们现在的社会已在为消除剥削而努力,而摆脱剥削的希望呢?手机花了我不知多少时间,我使用手机算被剥削吗?
现在空闲的时间如何使用是一问题,因此有手机游戏的默认推行。游戏让许多人着迷了,他们用游戏打发时间了,不抓住社会的一些机遇了,这怪不了谁!老实者安分守本,少有想到、更不会揭示这社会有一些机遇的情况。教育人应该明白这一点。
有些人把美式教育当作是优良传统。若论何种教育方式好,美式教育在一些地方有优点,但论美式教育方式全然正确,那可不对。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的土地上适合农业机械化生产,而在中国南方的一些丘陵地区,众人还在为基本的劳作发愁,他们也需要机械化生产,也需要解放劳动力。在有的地方推行美式教育,生产方式不适合。
传承的习惯,父为子纲,父辈在儒家理论许可下几乎把后代当作私有物品使用,把父辈意识和理想最大化,生子当然多多益善,但是现在,教材鼓励追求理想、追求自我意识,这是两代人隔阂的坚实基础,只可缓解不可消除。
后代要消耗、占用父辈资源;后代自我意识强烈,不时与父辈意识有矛盾冲突,所以父辈不愿多生消耗有限的资源,不愿多生而产生更多的矛盾冲突。如此一来,国家的优生优育很好地推行下去了。
今天一大收获就是明白:依我的条件,就算挣钱,那么也是工作难得。
有本书有这样的话:大汉律规定,弱冠而学文武不成,遣返原籍,使习农桑、百工。我要有工做,珍惜时间是小学思想品德的主题之一,我不能看着时间的流逝却无能为力。
所以,平时,注意一点——不要随便找对象,就怕消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