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得78】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救赎之路

他全然不顾世人的嘲弄和父母的哀叹,从少年时代起,到临死的那一刻为止,自始至终,坚定不移地保持自己的这种活法。作为“浅薄之徒“”伪君子“”色鬼“”自恋狂“”贪得无厌的利己主义者“和”令人作呕的装腔作势者“,他唯有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始终如一,如同虔诚的修道士一般,勇猛精进,毫不懈怠。

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写作的,写作早已成了他生理性的习惯之一。即便是持续折磨了他二十年的肺结核、神经痛和胃痛,也不能改变这一习惯。当肺炎、坐骨神经痛和风眼同时发作时,他还眼睛上蒙着绷带,绝对安静的仰卧着,轻声口述《炸药党员》,让妻子做记录。

——中岛敦《风光梦》

中岛敦写史蒂文森生前在萨摩亚的故事,即是写史蒂文森,也是在写他自己。

史蒂文森于44岁时,英年早逝;中岛敦去世时,年仅33岁,甚至都没有史蒂文森活的久。

可见,两人是同病相怜,都是身体羸弱的文学天才,无奈,天妒英才,不假年。

还好,他们都有传世的佳作,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中岛敦的《山月记》都是不错的作品。

惭愧,《金银岛》我也只是只闻其名,而未读过。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救赎之路,只要你专注、善待自己的热爱,总能在无聊中找到一些意义,活下去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