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韩国女团的回归MV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在MV中有大量的中国元素,如祥云纹、铜钱纹、中国结等,该团在对外宣传时却称之为韩国风、东洋风,在此之前韩国在对外文化宣传时多次将中国元素说成是韩国的,同时他们也只是将中国元素直接借用并不懂其中的内涵和规则因此会显得不伦不类、东施效颦。中国之美美的不仅仅是外表、形状,更是内涵之美。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创伤,思想文化上形成了一定的空白,青年们渴望思想文化来填充他们空虚的心灵,因此有的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求新的发现,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关于美学的大谈论,李厚泽先生的《美的历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梳理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美术、音乐、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对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作者通过对原始社会美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劳动生产工具是最为原始的石头,人们用石头来狩猎也用石头来加工好看的骨头、蚌壳等然后穿戴在身上形成最早的装饰品,同时作者发现所有装饰品的穿孔都是红色的而且他们还会在尸体旁撒红粉,这可能与红色含有某种巫术礼仪的性质有关,中国人对红色特有情结从原始社会就存在了。原始社会存在着原始的信仰,我们可以从陶器上龙凤图腾窥见原始社会人们对龙凤的的崇拜,陶器上还会有举行巫术仪式活动的图案,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器上的花纹样式也逐渐从动物形象变成抽象几何图形,从表面上看图形是变得简单了但其代表的原始图腾含义反而加强了,这是原始人类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对形象进行加工创造提炼从而形成新的图像,这可能是人们对线条、图案、样式的初步探索,所以作者会说: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进入夏商周,形成了国家机器,宗法制建立,阶级等级森严,青铜器就成为了各个阶级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由于缺乏科学意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会进行祭祀、占卜、请示鬼神,为了维护巫师占卜的神秘性和恐怖感和威严感,他们就会在青铜器上画上饕餮纹用来震慑人们,青铜器的发展也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郭沫若将青铜器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问鼎中原”是楚庄王对周王朝威严的挑战却也是从礼器的变化开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摆脱了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人们开始将青铜器上用来威慑的饕餮纹替换成其他的图案、改变原有的器型或探索新的工艺,但是饕餮纹所体现的原始社会的血腥粗野也正是青铜器的狞历之美,它的神秘性和无法阻挡的历史力量相结合为它蒙上了一层时间和历史的厚重感这也是如今怎样都模拟不出来的美。这一时期人们对线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形成了早期的文字—甲骨文,为了审美追求通过对图像的进一步纯粹化、抽象化就形成了书法美,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在笔触中蕴含着力量,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如今在观看美术馆博物馆的历史文物时,我们会惊叹古人的智慧和艺术细胞,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是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纯天然的形式美加上内容美才形成了真正的美,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再加上人类社会意义的衍生便形成了早期的美,这种美至今也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韩国在滥用堆砌中国元素时会感觉很奇怪,由于韩国并没有中国那样深厚的历史底蕴,没有培养中国美的土壤,并不能理解这些中国元素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意味,所以会显得格格不入,水土不服。但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和传承中国之美,不要被机器智能时代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