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考场似驿站。多少少年心事,都在那几张薄薄的试卷里,被命运的红笔一勾一划,便定了去向。
我坐在窗前,望着儿子伏案温书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中考那年。记忆已有些模糊,只记得那是个蝉鸣聒噪的夏天,阳光白得晃眼,教室里的电风扇吱呀呀转着,却搅不散闷热。那时候的中考,与今日大不相同。中专是香饽饽,考上的,仿佛捧了铁饭碗,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吃皇粮,穿制服,走在街上腰杆都挺得直些。没考上的,要么去普通高中,要么卷铺盖回家,从此与学校无缘。
我们班上有个叫阿荣的,平日成绩中不溜秋,偏偏中考超常发挥,考上了省城的中专。放榜那天,他爸在村口放了挂五百响的鞭炮,炸得满地红纸屑,像撒了一地喜糖。阿荣穿着崭新的确良衬衫,胸脯挺得老高,活似一只小公鸡。后来听说他毕业后分到县里的粮站,吃上了公家饭,惹得多少人家眼红。
而我呢,考得不上不下,够不着中专的门槛,只勉强挤进一所普通高中。母亲倒没说什么,只默默替我收拾行李。临行前夜,她在灯下缝补一件旧衬衫,针脚密密的,像是要把所有的不舍都缝进去。那时候的高中,远不如现在这般受重视。村里人提起,总带几分惋惜:“哎,读高中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学门手艺。”
如今世道变了。高中成了香饽饽,五五分流,比高考还难挤。多少家长削尖了脑袋,要把孩子往高中送。老李家的闺女去年差两分没考上高中,她母亲到现在提起还抹眼泪,说孩子这辈子算毁了。
想想真是恍如隔世。从前的中专生,如今多半在单位里熬成了科长处长;当年我们这些“高材生”,反倒有人在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用咖啡吊着精神改PPT。路从来不是直的,人走着走着,才发现当初以为的阳关道,或许藏着绊脚石;以为是独木桥,反倒走得稳当。
儿子忽然抬头问我:“妈,你说我要是考不上普高怎么办?”我瞧见他眼底的忐忑,像极了当年在成绩单前发抖的自己。我揉揉他的脑袋:“路多着呢,妈当年......”话到嘴边又咽下。他们这一代,有他们的山海要跨,我们的老黄历,翻烂了也解不了他们的愁。
暮色漫进窗来,远处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在小道里荡来荡去。这世上的路啊,就像这小道,七拐八弯的,谁说得清下一个转角遇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