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实现人生重组
成人学习与学生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针对性强的教材,因此常让我们感到无从下手。对于成人学习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就是学习内容,那么,如何确定学习内容才能让成人学习更有效果呢,有四个方略进行讲解:
第一,扬长避短式学习法
扬长避短的准则能让我们找准学习的大方向,因为只有认清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才能充分明确自己应该学什么。学生学习时可以从“发挥强项”入手,而成人学习则应先考虑“克服弱项”。
“无知之知”其含义是能认清楚认识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就学习方法而言知“无知之知”的理论也带给我们很多启迪。清楚了解自己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弄清楚自己位置的部分时,就能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也就是说通过考试,做题讲课的输出方式能充分发现自己的无知之处,(再比如下棋就是最好的反馈,这盘棋输了,通过复盘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那里掌握的不好)
所以我们要通过输出来认识自身的无知,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
第二,目标式学习法
如果你对学习目标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那么你的学习效果也不到哪里去。
你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只有当你充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时,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拿火车停站点为例子,你目前的状态和实力就相当于“所在地”,其中包括你的强项与弱项,即你现在的知识水平。
你的学习“目标”就相当于“目的地”,即你想通过学习达到的水平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活用程度,当你明确了“所在地”与“目的地”之后,就就会知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达到目的地,而所谓“途径”正是学习方法。
所以,我们在开始学习前首先要充分明确目标,然后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功夫熊猫”式学习法
所谓“终极秘籍”就是“自己”。
世间并不存在什么“终极秘籍”,也没有能迅速提高能力水平的方法。归根结底,一切都在于自己,所谓的“终极秘籍”并非由他人言传,而是要靠自己去意会。
其实“终极秘籍”就是我们自身的“悟性”。也是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成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悟性”。
“悟性”是“”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有了“悟性”才能将所学转化为具体“行动”,这对我自我提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守·破·离”式学习法
“守·破·离”源自日本茶圣千利休的名言——“规矩礼仪,务必先尽守之,然后破之,离之,然皆不可忘本矣”。“守·破·离”揭示出日本茶道,武士道以及各种传统艺术领域中师徒的相处法则及学习宗旨,只是一种独具深意的重要方法论。
千利休生于距今400多年前的日本战国时代,所以“守·破·离”堪称一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习方法。
“守·破·离”含义
“守”跟随师傅学习本门派的知识,同时恪守门派要求。
“破”是在学透本门派的知识后,再去研究其他门派
“离”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炼,然后自创一派
换而言之,“守”是个体在初学时对基本知识的模仿过程(初级)“破”是个体通过研究其他人或其他流派而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级),“离”个体确立自我风格,实现自我突破的过程(高级)。
首先要彻底模仿并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在其基础知识上不断尝试其他方法或途径,最后确定“自我风格”。
当你越过“守”“破”而直接进入“离”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过早脱离了学习中最重要的初始阶段而逐渐偏离正轨。
“远离者”·“偏离者”·“乖离者”学习时太过强调自我意识从而失去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不能克服这种弱点,无论学什么都不会有长进,也无法取得成果,最终造成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
越是初学者就越想速成、越想掌握高级技能,因此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过于注重自我意识,最终沦为远“远离者”·“偏离者”·“乖离者”。如果你选择的书包含你感兴趣的内容,这本书就符合“守·破·离”法则,反正就不符合这法则。
当认清自己“想学的知识”和“应学的知识”时,就能明确自己到底处于“守·破·离”中的哪个层级。成人学习不应只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应该学习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方法。
“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破”对其他知识,方法的了解
“离”自成一格
为此,请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是否已经充分掌握了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其次,在充分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是否着力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
最后,当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后,是否开辟出自成一格的新领域?
如果认真思考以上3个问题并得出了答案,那就能明确自己处于“守·破·离”中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