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晚不冷也不热,气温很是宜人。乡村的天似乎黑得要早些,大家都不在像以前那样,聚在槐树下和水井边聊天了,而是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早早的关上门,各自在家里自寻其乐。
那些灯光透亮的房间里,居住的一定是年轻人,灯光隐隐约约的房间,一定是住着年老的长辈,普天下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百姓,大概都一样,为了节约电,看电视都不开灯。
现在养鸡养狗的人家少了。乡村的夜晚很是安宁。
在这安静的夜晚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推开窗子,除了几盏稀稀疏疏的灯火,就是黑黝黝的一片,阳光下的青山绿水,在没有月亮的晚上,黯然失色,哑然无声。沒有风,一切都是静默的,繁星在灰蒙蒙的天空泛着冷冷的寒光。
远处有一道光在闪烁游移,那是有人在河边放鱼笼捕龙虾和小鱼。一闪一闪的手电光,让我想起萤火虫,己经有很多年沒在看到萤火虫了,听说萤火虫要在地上呆上五六年方才能钻出泥土,腐草为萤,在快节奏的今天,五六年的时间有点漫长。
记得小时候的夏夜,在葡萄架下乘凉,身边萤火虫飞舞,耳旁蛙声阵阵,夏天的夜晚是很热闹的。
我这才恍悟,为什么夜晚会这样冷清,原来是少了蛙鸣。
每年农历惊蛰之后,冬眠的虫蛙就开始苏醒,水沟边就会有青蛙产卵。不多几天,一群群的小蝌蚪就在水里游来游去,用手捧一捧水,手心里也会有好几只小蝌蚪。
等立夏之后,稻田里放满了水,亮汪汪的水田变成了青蛙的乐园,如果是阴雨天,似乎所有的青蛙都跑出来唱歌了。那简直是没日没夜的狂欢。
我家有几个城里亲戚,那时他们都不愿夏天到乡下来,一来是乡下夏天蚊子多,二来就是嫌青蛙吵得人不得安宁。
那时侯癞蛤蟆特别多,清晨打开门,会看到院子里有许多癞蛤蟆。一个一个又肥又大,除了蛇,我第二个害怕的就是它们。我不敢像别人一样用手抓起它们扔菜地里,只能用扫帚把它们赶走。
黑灯瞎火的在小路上走,你会踩到一团软软的东西,它会嗷的叫一声,那你准是踩到癞蛤蟆身上了,我踩到过无数回,每回都吓得够呛。
后来我们乡下来了很多外地人。每人拎着一只蛇皮袋,专门来捕捉癞蛤蟆 。每年的夏天,他们都会来一次。渐渐的癞蛤蟆少了,捕捉癞蛤蟆的人也不再来。这两年连癞蛤蟆的影子都看不到。腌脏的水沟里,也没有了小蝌蚪的影子。
那时候每到下雨的夜里,村里人便会到田埂上捉田鸡,他们只用一只手电筒,一只像捕蝴蝶的网罩,就能捕到很多田鸡。
如今田里喷撒太多了的农药和化肥,杀除害虫的同时,很多的益虫也饱受灭顶之灾。听说种过草莓的土地,三年之内都没有蚯蚓,在这么毒的土壤里面,生长的植物,能否成为绿色食品?
夏天应该是一年四季中最欢腾的季节,白天热辣辣的太阳下,树林里有不知疲倦的知了在歌唱,在阴凉的月光下,有不知疲倦的虫蛙鸣叫,薰风里有早熟的瓜果香。
可是如今的夏夜,是这样的寂静无声。失去了阵阵蛙鸣,夏天也就黯然失色。
我们总是挥霍无度,向大自然贪婪的索取所需,嘴里整天喊着保护环境,而手上却每天都在做着破坏环境的事情。许多动植终将因我们人类的行为而消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片蛙声己经唱响了几千年。难道变成了绝唱。到了我们这一代,连一只小小的青蛙声,也只能回味了吗?我们多少还有一个回味的印象。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呢。是要让他们听我们录下的青蛙声音呢,还是让他们到动物园里去欣赏青蛙?
祈盼夏天的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