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心里总会涌起一股熟悉又陌生的烦躁,时不时的感到不爽,暴饮暴食,经常半夜睡到一半莫名其妙地醒来玩手机,感觉身体被掏空,不经意间看了下日历,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要上班了啊……
好久没上班了……可我还是不想上班……多想能有个富婆可以看穿我的逞强,卸下我的伪装,保护我的脆弱,带我走进她的心房。
和我经历相反但症状相似的是一个住我隔壁的小哥哥,原本二十出头的大好年华,在一家黑心公司上班,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黑眼圈里包裹着布满血丝的双瞳,发际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拨高,远远望去死气沉沉的。
我想,我们可能都病了:
节后综合症
以及
倦怠综合症
先来简单的说下什么是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节后综合症也叫富贵症。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
一句话总结:不想上班or上学。
有些人可能会说就是闲的,玩久了就变了懒了。
在这我要澄清一下,虽然症状很像,但这真的不是懒啊!
闲有多悠闲,突然一下子提醒你要上班了!
心里会不由自主的紧绷起来,打乱了原来的生物钟节奏不说,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熬夜!
熬夜会造成整个机体的紊乱,上火、便秘、脸上长包、油脂分泌过剩,节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是红光满面,气色会变得不好。牟瑛指出,20岁之前,人体如果熬夜能在第二天马上恢复,而过了30岁后,熬夜往往需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恢复,恢复期间人体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从心理状态方面来看,侯艳红指出,忘记昼夜节律,还会引起睡眠障碍,节律的失调也会引起身体疲劳,同时会导致情绪出现问题。当你经过如此高强度兴奋点后,又回落到节后相对平静状态时,大脑适应状态不好,情绪也会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从而出现不适应,引发焦虑状态、神经衰落,出现不愿意走出过节状态的情绪
好吧,又找到一条早点睡的理由了……
如果你实在睡不着的话,不妨看下失眠了睡不着怎么办?
所幸这种病来的快也去的快,规律生活习惯,调节身心、适当运动,熬几天就过去了,再不济吃货们还可以进行“食疗”,像是:紫薯馅南瓜粗粮饼、炒红绿双丝、柠檬水果甜汤、西红柿炖牛腩、酸奶水果捞、牛奶芝麻馒头之类的。
说完了节后综合症,我们接着聊聊倦怠综合症: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心理上会慢慢积压病症,等到某一天心理疾病爆发后,就会变得不想去公司、不想上班、不想工作……这就是努力过头以后的结果,也就是让身心都感到格外疲惫的“倦怠综合征”。
长时间保持谦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无时无刻被要求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面对无理的要求不能反驳还要尽一切的努力去满足,等等……像这样大量“感情劳动”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产生心理倦怠。
久而久之,原本作为支撑的热情退散,你就会开始对工作丧失热情,态度消极,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然后开始感慨:
那么该怎么预防呢?
首先是选对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做你真心喜欢的工作吧!
喜欢,可抵岁月漫长。
其次不要给自己太多心理压力,妄图事事完美。
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公司的理念不合,这些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
精神赔偿金薪资待遇和心中的符合期望也很重要,如果碰上的是黑心企业,听我一句劝,早点离开吧!
能者多劳,是资本家最无耻的一句话。
最后就是平衡工作和生活了,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到了休息时间就好好休息,但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