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2020年3月份,参加了虚舟老师复盘训练营。初识虚舟老师是在其他公众号一篇文章末尾的广告,复盘一直在朋友圈里见到,但具体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带着好奇心关注了虚舟公众号。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虚舟老师经常更新公众号文章,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很寂静很平和很有启发的感受,一气呵成,我甚至有一种想把虚舟老师每一篇文章都看一遍的冲动。某一天看到复盘训练营招募,添加老师微信并加入了F3.0复盘营。训练营里每天写一篇,周日休息,有松有驰不会让人觉得复盘很紧迫,结营后整体感受这学费物有所值,比其他上千元的训练营还要有价值,有些东西不在于贵而在于是否合适。
3月22日我在训练营完成了所有打卡,25号进行了结营仪式。结营后我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是否应该继续复盘,不可否认跟着复盘这个月我受益良多,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都得到了提升。没有反馈的复盘我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继续复盘可能会演变为记流水账,于是决定休息一段时间。 4月4日,发现休息这段时间并没有变得更好,决定要做的事情还会拖拉。“只是想,事情得不到解决,去做才是最好的答案。”所以决定把3月份复盘写一篇梳理。
真正动手操作后,发现这个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根本完成不了,我焦虑了。我想起了虚舟老师说的话:“复盘不要有节约时间的概念。”复盘就是给自己独处时间,为什么要时间设限呢?为什么我们总要规定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完成某样事情? 复盘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一个小时内完成某项成果吗?如果带着急躁的心态,规定多少时间去完成,那么复盘初衷已经不在线上了。复盘,是对自己的梳理,那么花多少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多数时候我们给任务或者目标设定时间限值,是受所处环境影响。比如小时候做作业,规定什么时间完成或者多少个小时完成;工作后提交成果都有截止时间,所以也会对自己的某项工作约定,几天时间或者哪个时间点前完成。但自我成长没有截止时间啊,想怎么学如何学都可以按自己步调走,为什么要被那些多条条框框限制。我想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那么就不要给学习时间设置时限,培养自己想学就学设身处地的学的习惯。虚舟老师提出我可能会容易急躁,我们不能要求短期内做一件事就能够得到一个大成果,想要立竿见影,这都不太可能。复盘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的我们思考方式就会变得不同,看待问题就会变得不一样。
复盘三角
“每天过完之后,对当天进行一次复盘,就相当于把一天活成了两天。”---虚舟老师
记录---反思---提炼,这就是复盘三角。
记录:越详细越好,因为刚开始越详细的记录对我们越有帮助。有一次记录了我回复信息的日常,由于习惯问题,我一看到闪动的微信或者QQ信息就会立马回复(平时工作也会无意识的瞄一下右下角),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等太久,觉得及时回复信息是对他人的尊重。但这种行为导致我在杂事中不能抽身,忙忙忙,每天焦头烂额,效率却很低,很多任务下班前都没有完成,工作成果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虚舟老师指出及时回复信息是对别人的尊重,但是考虑尊重对方的同时我却忽略了自身的需求。这句话让我看到不一样的方向,我首先要满足自身需求的条件下,才能处理好别人的事情呀,自己都焦头烂额了那些信息真正需要及时回复的到底有几条?其实真的很少。
有些我们看不到的点,通过记录别人可以看出来并提出建议,或者再详细记录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思考,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在回顾的时候或许有不一样的选择。
反思:是自己记录的反思,目的为了自己更好的前进。比如自己回顾当时的情况时,会不会还会这样做?或者会有不一样的选择?为什么当时候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多方位思考,同一个问题有不懂的见解。深入挖掘,让自己接近事情的本质。
提炼:提炼目的是指导行动,整个复盘最重要就是指导自己的行动、行为。如果只有记录、反思,没有行动,那么复盘没有意义,就好像空喊口号。我们要根据复盘提炼自己观点、在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或者接下来怎么做,周而复始不断精进。
自我梳理
3月2日到3月28日,总共写了20篇日复盘,3篇周复盘。
1、关于复盘:刚开始整个复盘还是平铺直述,很多内心想法、情绪都没有,后来可以增加内心独白并指导行动,让复盘更加饱满和有色彩。改进点:执行力比较差,很多东西记录后不会立马进行,而是拖延。72小时法则,如果72小时里没有动手做这件事,估计以后也不会在做了,计划真的停留在了计划里。这点需要改进,做事可以慢,但一定要动手而且坚持。同理,本次复盘我需要三四天才能写完,关注点不在于时间多长,多久,而在于当下就去完成,被各种事情打断也能做到把它捡起来。
2、关于信任:A项目是我十分不愿意动手去完成的,我会一拖再拖,时间截点到了也不甘不愿的动手。虚舟老师对我进行点评:A项目客户主体是谁?有从客户角度考虑对方的一些情况吗?还是总为咱考虑,为自己找方便呢?
虚舟老师的点评点醒了我,我不能够总是想着自己,为自己找方便,还要想着客户,虽然不是我接回来的,但当初答应了帮忙跟进完成。其实老师说的很含蓄,如果直白一点,以自己为中心,太过于自私,只想自己没有为别人考虑。别人的委托是一种信任,而我却将这份信任打折扣。心态调整以后,我对A项目制定方案,并与对方沟通现阶段问题和接下来目标,可能整个项目会进行得很慢很慢,但已经在往前走,离结果也不会太远。目标是2020年12月底完成A项目结算。我想以后都不会再接这类项目了,因为这真的不是我的菜。我在打破自己的专业类型,这个过程太痛苦了。
3、关于工作:
3.1 工作会议:
我从来没有开过部门的工作会议,一是不知道怎么开,会议要说什么。二是没有魄力,太过亲和好说话。用先生的话讲:老实人一个,别人都不屑于挖坑给我,因为太没有成就感,但却容易被欺负。 经过复盘,我知道了部门一定要开会,并且有几个会要开。每天的会(晨会或者夕会,可以很短,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情况也好);每周的会(交流经验,下周计划等);总结每月的会(分析,月度检视,考核计划等);还有每年的会议。不敢开会,是关注点用错了地方,把这些会开成学习会,把关注点放在帮助大家学习反思,总结,项目推进等,开多了也就清楚每个会议怎么开了。
现在我每周都会开会,对上周工作情况,这周工作重点进行说明,并且每个人进行发言,对自己手上工作,进度,计划等进行汇报。其实可以换种形式,因为更像工作汇报,有一个主持人,不是自己把控,可能大家更加自然,更加能畅所欲言。
3.2 部门经理活成了“店小二”角色:
对自己管理者定位不清晰,不明确。分配任务时,同事手上最多同时进行的3个项目,然后会跟我说忙不过来,由于不忍心,因此我手上同时进行的项目最多时候会有5个,我只知道自己很忙,要做项目,又要处理部门各种事情。开年来到现在,我周一到周五要加班,周末还要在家里加班,感觉做不完的事情。
经过老师点评分析,我管理者定位不清晰,本末倒置了,把自己当成了“店小二”角色。我相信,如果没有这次复盘训练营,我对这些问题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有所察觉。可能2020年我会过得异常忙碌,而部门发展和公司业绩不见得有所起色。
角色需要转换,过渡到管理者这个角色,关注点从怎么具体做项目抽身出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管理人身上。
我就算在能干,也不能替代团队的能力,这是两码事。我要多思考部门的核心指标是什么,怎么样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团队成员如何才能获得成长,如何才能培养得利助手。老师说:“严才是爱,小善不是善,有时候是害了别人。”可能很多年后同事会发现我这里是安逸的围城,只能养活小鸡,培育不了雄鹰。团队才是我的作品。
4、关于运动:有多久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情了?已经很久了,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练习形体芭蕾缴了一年费用而只去了2个月。报名了瑜伽课程而只去了3次、想学习画画而学籍买了五六本没有一本是看完的......很多很多这类是事情。
事情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把事情都砍掉,只留一两件自己能坚持的,会是怎么样呢?
我想到的是运动,因为我需要一个健康的体格。我刚开始制定每天15分钟运动,但虚舟老师说时间还是太长了,为什么不试试五分钟呢,一定要十五分钟吗?我结合了自己情况,发现15分钟确实不合适,因为以前跟着潇洒姐每天运动15分钟,连续100天打卡,我只坚持了40天,如果还是15分钟,可能结果是一样的,时间久了激情熄灭,就不想在继续了。
我选择了做平板支撑,目标是每天一分钟。刚开始一周进行30秒,现在1分钟对我来说很轻松了,我把时间提高到了1分30秒。我发现目标降低了以后,会很容易完成,因为我只需要完成一分钟平板支撑,如果多做了就是自己赚了。现在起床第一件事是先做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给我带来的改变。进行几天后,肩膀处很疼,甚至抬不起手臂,一抬起就很痛,因为我有轻微肩周炎。继续坚持后发现已经不疼了,肩膀有了酸胀感,肩膀处松弛了很多,很舒服。变化最明显腹部,说明显并不是说练出马甲线,或者腰围减了多少公分,而是肠道变好了,增加了肠道蠕动性。我经常便秘而且一次蹲坑很长时间,自从做平板支撑大概10天后,我每天都要上大号,而且很顺畅,没有便秘困扰。我现在感受到了运动带给我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在外表看不出来,但我相信长期坚持运动,量变引起质变。
5、关于家庭:我很少记录家庭的事情,因为我拥有了一个很美好的家庭,爱我的老公,和蔼可亲的公公婆婆,善解人意的小姑子,可爱懂事的小孩。但我知道不记录不代表自己不需要改进,我还需要多关心家婆家公,多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多跟家庭每位成员交流。
计划
通过自我梳理,对自己有了更深了解。
2020年我会继续跟虚舟老师学习复盘,不为了成为复盘专家,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次复盘只是对自己的梳理,很多方面还可以提高。我还需要学习其他人复盘,多看看别人怎么复盘,多学学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闭门造车,我还会对复盘训练营每位学员的复盘日记进行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