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读书笔记

某一天和一位老师闲聊, 他提到如今的学生不喜欢写读书笔记,不少孩子写作文敷衍,做不到全身心的投入,甚为遗憾。我们写一篇文章,若不能感动自己, 则必无法感动他人。

 

我想起了我们这一代人,在知识和智慧的召唤下,在简陋闭塞的环境里,一心向学的一幕幕往事。希望此文能给年轻的学子们,带来一缕温暖的阳光,成为激发他们向上的力量。

我是一名70后,生长于陕西关中农村,1981年开始上小学。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物质依旧非常贫乏。我们孩子们从来没有一件买来的玩具,我们的玩具都是自制的——就是村里的石块砖块、野花野草和树枝泥巴。学习文具也少得可怜,我排行家中老二,我的文具很多是哥哥淘汰了的旧文具。

   

八十年代王选还没有发明激光照排,印刷业还处在铅印时代,课外阅读的书极少。偶然得到一本书,我们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地欣喜,翻来覆去地看很多遍。1986年小学毕业时,哥哥和我竞赛各得了一个奖品,两本硬皮的厚厚的笔记本。妈妈做了一个调换,把我的奖品送给哥哥用,哥哥的奖品送给我用。因此,我有了第一本读书笔记,一本蓝色硬皮的读书笔记本。

八十年代的农村学校,任课教师多半是自学成才的民办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根本没有条件,老师也不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所以,我们那时写读书笔记,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全是自觉自发的。

   

读书笔记上记什么内容呢?因为没有系统阅读经典书的机会,但凡遇到有价值的知识,有思想有文采的段落,都认真写下来,并且自己归类。

由于没有课外书可读,舅舅哥哥以及邻居姐姐的语文课本,是我最喜欢读的书。那时候求知欲强饥不择食,常常在新学期开学老师开讲之前,语文书的每一课我都读过,并且熟记作者和写作背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能看懂的部分我都看了。

我至今记得,我的读书笔记上面呢,写一些我没学过的古诗词,文史常识,名段名句等等。依稀记得上面写了《史记》130篇的基本结构,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十大名篇,中国古典戏剧里的十大悲剧、十大喜剧之类的。那时候少年意气,特别喜欢鲁迅,觉得鲁迅的文字爱憎分明,一针见血且酣畅淋漓,于是摘抄鲁迅的战斗性文字,例如: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弱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强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三十年过去,至今仍然能背得过,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已经渗入中国人的骨血之中。   

八十年代的我们,还有一个学习途径就是听广播。21世纪的孩子在网上看网剧,90年代的孩子看电视剧,80年代的孩子听广播剧。我就是80年代的“广播儿童”,我的好多知识是广播里听来的。

由于广播只听其音,不见其字,闹了好多笑话。

听广播剧《昭君出塞》,王昭君出嫁的丈夫是匈奴王呼韩邪“馋鱼”,匈奴王怎么称呼“馋鱼”?不是“馋鱼”那又是什么?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也无从知道答案。长大了看书,才知道匈奴王称呼“单于”。哈哈,这真是原生态的搞笑,水平很高的搞笑。

   

又听广播剧《马陵道》,讲到孙膑和庞涓。由于从来不知道不认识“涓”字,我反复听到的是庞“娟”,心里总琢磨一个大将军大男人怎么叫“娟”?“娟”不应该是女人的名字吗?后来有机会看书,才知道原来是庞“涓”。

笔记写得多了,我自己在读书笔记本上,尝试画一些插图,画些漂亮的花边,用彩色笔在不同板块中间作区分。后来有些资料需要查阅,觉得不方便,我就在笔记本每页下面写上页码,在笔记本最前面制作了目录。整本读书笔记本像一本精装书一般精致。自己付出心血的写成的笔记本,看着也很有成就感。我的很多知识积累,就是初中时记住的,受用颇多,成为终身记忆。

80年代中后期,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我看了很多武侠小说。当时情节记得清楚,却觉得无从做读书笔记,索性一路狂看下去,不做笔记。心中惦念那些武侠人物,我就在读书笔记本扉页上,贴了一张郭靖和黄蓉的古装剧照。金庸笔下的黄蓉聪明美丽,古灵精怪,是我们80年代青少年的偶像。 

在后来漫长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我写了很多本读书笔记,但只有初中时的第一本记忆最深刻。我曾经视作珍宝一般的读书笔记,现在哪里呢?我是一个恋旧的人,珍爱旧书旧本,大约她还躺在老家的旧书箱里。

我的笔记本上可能有厚厚的岁月尘土,但我一定认识自己三十年前稚嫩的字迹,也记得自己少年时的求知岁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安的时候,就先过好每天的日子吧。 ——小鱼 从十九号发完文章后,小鱼就开始了离开学校,找房子...
    好喵不碰小鱼干阅读 391评论 1 3
  • 基本 调用协议: 协议方法: CustomCollectionViewCell中的内容: 常用方法 出现问题 当设...
    清都阅读 1,772评论 0 52
  • 小编的妈妈跟王宝强的妈妈一样,都是农村的农民,宝宝(王宝强昵称,以下宝宝一律代表王宝强)妈妈的这个态度和这样的言语...
    萧雪嫣阅读 188评论 0 0
  • 北京突然的降温,冷彻的凉风吹得人清醒,如今32岁了,已是一个秀灵灵四岁半像花一样的小姑娘的妈妈,已是一个八六年的老...
    罗小粽阅读 230评论 2 1
  • 趁早。人无法用一样的自己,换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如果说2017年是更新认知的一年,是自我觉醒的一年,那么,2018...
    宋小羊咩阅读 665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