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安萨里

许多人写传记,一般是在传主去世之后,但学者优素福·格尔达威所写《我所知道的谢赫安萨里》الشيخ الغزالي كما عرفته是个例外,这部传记出版发行时,谢赫穆罕默德·安萨里还健在。

这个穆罕默德·安萨里(1917—1996)محمد الغزالي,不是写过《圣学复苏》إحياء علوم الدين的伊玛目安萨里أبو حامد الغزالي(1111—1058)。在伊斯兰世界,这不过是常识,但在我们这里,见到有人张冠李戴,因此有必要提醒。

虽然是两个“安萨里”,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事实,尽管他们相隔近900年之遥。据谢赫穆罕默德·安萨里说,他的父亲由于对伊玛目安萨里情有独钟,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安萨里那样的大学者,就给他起了“穆罕默德·安萨里”这个名字。

穆罕默德·安萨里没有辜负他父亲的希望,也没有辜负这个响亮的名字。

两个“安萨里”有着传神的相似:伊玛目安萨里的《圣学复苏》带给我们的是伊斯兰的百科知识,伊斯兰的无所不及;谢赫安萨里的《这就是伊斯兰》هذا ديننا、《穆斯林的文化准则》دستور الثقافة بين المسلمين 等书给我们展示了伊斯兰的博大精深,伊斯兰的海纳百川。

伊玛目安萨里批判自己时代苏菲的泛神论、祛除责成论,但没有否定苏菲的原有价值和意义,而且在晚年青睐苏菲、过了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被认为是把苏菲与正统作了成功调和的改革家;谢赫安萨里的许多著作和文章批判苏菲沉湎传说和迷信,拒斥证据和理性,但同时认为恪守经训的苏菲是提升自我、远离物欲的有效途经,他的《理性与心灵》ركائز الإيمان بين القلب و العقل 、《伊斯兰的情感领域》الجانب العاطفي في الإسلام ,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视野,把苏菲带出隐居、不食人间烟火,变成行动、活力与创造的源泉。

伊玛目安萨里批判哲学家,写出名著《哲学家的矛盾》,使这一类似今天西方哲学、西方文化的学科“在东方一蹶不振”,同时指出希腊哲学中的自然科学领域无可非议;谢赫安萨里写出系列著作,对西方的主要思潮、包括唯物论者、东方学家等给予深刻的批判,同时认为穆斯林应该吸取西方文化中可以为我所用的成分,如科学、民主、秩序等。

伊玛目安萨里批评自己时代的一些乌里玛(学者)讨好权贵、贪图今世,他们对古兰经、圣训的理解限于字面,囿于教条,无力深入经训的殿堂,挖掘它们的无穷奥义,使先贤的智慧和知识丧失殆尽;谢赫安萨里则抨击这个时代一些乌里玛出“法塔瓦”(决议)时唯利是图,忘记使命,指出许多乌里玛让自己和群众卷入可有可无的细节纷争,把伊斯兰的原则和大局抛在一边。

伊玛目安萨里批判一些人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如一些富人忙于各种副功礼拜,却不去周济穷人,或一个劲地去朝觐,却对穆斯林的慈善事业不闻不问;谢赫安萨里抨击一些人纠缠裤脚的长短、跟拜者念开端章等细枝末节,全然不顾穆斯林所受思想、文化冲击,许多人连起码的信仰、起码的常识都处于无知。

伊玛目安萨里批判一些法学家الفقهاء 把宗教限于教规、律例,与此同时自己的内心丑恶不堪,批判一些人把字面当成教门,把理解视为异端;谢赫安萨里抨击一些“虔诚分子”对圣训的重视超乎古兰经,指出他们对圣训的重视也只是限于字面,与圣训的奥义和哲理,圣训的历史背景失之交臂。

伊玛目安萨里站在当时学术文化的最前沿,去直面希腊哲学家、内学派等对穆斯林的进攻;谢赫安萨里则站在二十世纪思想、文化的第一线,去面对西方各种思潮对穆斯林咄咄逼人的攻势。

古今两位“安萨里”,何以有着惊人的相似?我觉得一是他们对伊斯兰文化的整体把握,他们广博的学识和胸怀;二是他们都不是闭门造车的所谓“乌里玛”,而是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的大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السؤال: ما نصيحتكم لمن ضُيِّق عليه في الرزق؟ 问:您对给养窘迫者有什么...
    伊风古图布阅读 360评论 0 0
  • 翠岭山秀水波微。 傣家美冠映日辉。 ...
    万川山人阅读 397评论 0 0
  • 时光是年轻的, 他的声音也是年轻的, 清澈的亮,像阳光一样带着青春的奔放,那样的深情与迷人。 那时,听他的歌,心无...
    云天雨风阅读 271评论 2 11
  • 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莹莹_68e5阅读 136评论 0 0
  • 那天傍晚,我缓缓来到那条窄而短的长廊尽头,一扇窗子外,低头,是灯光织就起来亮的夜晚。 有无数归家的人,一个纤长的身...
    桃文飞阅读 1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