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题外话
什么是生活?
生活包含了全方位的坐标,缺一不可。
生活中就是办几件事,办了这几件事,你才是合格的成年人,办好这几件事,说明你生活的不错。当然你得能力好,把这几件事情办得特别好得话,你会享受到人生搏大的幸福和快乐。
其一,就是生存以及生存能力,这是人的生存基础,其中包括人得一生中持续的智商,财商,搜商等。
其二,接下来就是爱,生活中長久的爱,才是生活。
其三,对你下一代的教育,使他她们顺利成長,直至成材(说明一下这个成材,不是指下一代单纯高学历 ,而是指生活的全部)
其四,健康是一个毕生都在努力,身体力行 ,努力一生的一件大事。
如果有兴趣的话,会看到笔者系列文,多数都是围绕着这些兴趣展开 。
还有科学,文学,哲学,天文,爱好之类吧!主要是培养科学素养以及科学探索。
分类,分层,逐渐往深入探讨,直至专题研究以及一些独特观点。
一,爱是生命的伟大力量,生命真正的火花是由爱创造的。
用系列文多集,探讨这一问题,其实是想借助于前辈作家,对爱的探讨和总结。
爱是喜剧的创作的根本源头,性格是悲剧产生的内在原因。
爱为什么成就了生活的喜剧,也同时埋下生活中悲剧的隐患。
把民国女作家情史,作为《爱是生命的伟大力量》重要部分之一佐证:通过她们的爱情史(包括丁玲,張爱玲 ,萧红等在内)看到爱在作家精神生活的份量,以及一生曲折的爱得经历。
女作家坎坷情史的追求,就是她们对爱情追求史。
生活中爱是幸福的全部吗?
她们的爱情经历,究竟留下什么精神财富,这一点才是关健。
爱是生活的美,爱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但爱的生活不是的全部。
不完全是因为生活中有喜剧,也有悲剧,生活中的不平更多。
通过这些探讨,让人们明白爱情的真谛。
爱是人一生的追求的目标,特别是人到晚年 ,爱情显得极为重要,为了寻求安宁的最终归宿,爱得追求总是会在路上。
总是想从文学家 ,艺术家,这些高素质的人格身上,寻找爱情的典范 ,可是现实却也是滿目疮痍。
爱情生活,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每个人都有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彼此的差异,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的不同。人们发现多年后人与人之间,由于差异而产生差距。
情欲是一种彼此需要,压抑的性生活,使人颓废,性使人焕发生命的生机,积极的生活态度。
复杂的情史,说明人得双重性格的要求。
人的双重性格形成,极为复杂 ,更多的是来自于幼年时生活经历的挫折,缺乏母爱和父爱。
母爱和父爱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彼此一致,差异的补充。
爱情的目标,也是在不断地变迁中。
起初对异性的好奇和纯真。
后来的彼此需要和满足。
高居不下的分分合合,总是不如意,生活中对爱的期待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爱是一种双方的平等,爱首先是双方的尊重 ,心态决定了恋爱双方的格局,平等和谐的爱情才会長久。
高品质的爱情生活,有极为稳定特征,赋予生命的長久激情。
二,恋爱中双方的格局
格,就是指人格,完善的人格,处事特别是情感处理,不至于有明显的缺憾。
在双方的爱情中,表现卑微的人,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恋爱观 ,把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摆的很低 ,缺乏自信的讨好型人格,是使爱情失败的根本原因。
爱是双方的奉献,不是为了爱而忍耐,曲就而讨好,讨好性人格颠倒了爱情的位置,虽然获得了爱情,但是很难持久。
局,就是指气度,大气,特别是男人要大气 ,要容忍女人的缺点。小气鸡肚心肠的见识和胸怀 ,更为可悲 ,要有宽广的胸怀,全方位的视野。
爱情的真正美在于他她的格局,不纠结,纠缠 ,爱情的双方最怕不是身穷,而是心穷。
爱是心心相印,独立自我的宁静。爱我就要先懂我,先是欣赏,喜欢,然后才是爱。
爱是一种全方位的,包括父母之爱 ,父爱和母爱,一样都不可或缺,缺一不可。否则子女長大后的性格会不完整,甚至会造成爱得悲剧。
人的沟通的风格决定相处的模式,特别是在爱情上,双方心态要放正位置,一方飞扬跋扈,以及卑微,乞求。
很低很低的,低到尘埃里的爱,这是爱吗?
这一定是爱的悲剧 。
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在爱情生活中格调低下呢?
一种是太爱他她们了,宁肯自己曲就和低下 ,一种就是幼年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性格缺陷, 这种性格的主要特征是缺乏自信。
爱本是一场生活的喜剧,从恋爱之初 ,因为一方性格和人格的不完整 ,以及不成熟,难以协调,经济地位的失衡,文化差距的扩大和积累等 ,带来了未来生活的不稳定,甚至于生活悲剧的隐患。
使得爱得幸福史,变成了情史中的伤心史和失望史,以及不断演变的内心撕裂史。
爱为什么使生活变得面目全非呢?
幸福生活的表面,使得爱得内心很苦很苦,这种爱得苦去给谁说呢?
这就是文学家们,在其中長篇小说中探寻的根砥。
三,張爱玲简介
1920年,上海声名显赫的张公馆里 ,诞生了一名女婴,名叫张瑛,她就是李鸿章的曾曾孙女,一出生她就是一位金枝玉叶。
母亲身为大户闺秀,一心想把女儿教成淑女 ,父母关系不好,她童年过得很辛苦。
2009年,她正式出版一本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描写了她自己的爱情和经历,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之后 ,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她说到我爱一个人:见到了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现在的问题:
作为后人,如何审视张爱玲和胡兰成这段爱情故事呢?
四,张爱玲的主要作品
《爱》第一本短篇小说,其中《倾城之恋》《金锁记》《爱》都成了她的代表作。
长篇小说《半生缘》,原名《十八春 》
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怨女 》
《倾城之恋》成名作,代表作。
《红玫瑰与白玫瑰》《留情》《情场如战场》《小儿女》《魂归离恨天》
《红楼梦魇》《老照片,对照纪》
五,張爱玲情史
1,張爱玲与胡兰成
張爱玲有三段情史,她与胡兰成的爱情,胡是她第一任丈夫,用她得话说: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这么说吧:胡兰成一定能理解張爱玲,知道她所思所想,懂得她的喜怒哀乐。
这种感觉好在哪里呢?美究竟美在哪里呢?
因为这种感觉,给人以未来的希望 ,双方彼此心得触碰。
爱是一种思念的迫切感,一种双方急于相见的心情,这种期待有点苦 ,甚至于煎熬人。
在一張两人共同地照片上,張爱玲在后面题上了几句话,十分感人: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她真得很喜欢他,为他甘愿做一切 ,她知道他前面爱情的分分合合。
张爱玲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对他倾心之至,他仍赞美她好朋友炎樱与苏青私会。
张爱玲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怕他在流浪中受苦。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胡兰成去张爱玲床前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一句:兰成,这就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
这段恋情对張爱玲不公,胡兰成是情场老手 ,張爱玲是第一次结婚。胡兰成在二人结婚期间,常常爆出恋情,胡其实在玩弄感情 ,最后二人不得不为此分手。
张爱玲的爱情观,其实是一种现实和悲剧性的结合,她知道这个男人是不爱她,可自己情感上却无法摆脱。
她是心高气傲的才女,却痴心爱上了负心汉 。由于她幼时母爱的缺失,极易形成对他人的依赖。她心中却有恋父情节,渴望男人的爱给她带来保护。
2,她与美国的一位作家赖斯
她离开大陆来到美国,结果在美国遇到了比她大30岁的,赖斯。二人过着平静的生活,能与他一起生活很满足,快乐,终其一生,她始终带着赖雅夫人的头衔 。
六,胡兰成简介
1991年,胡兰成文集9册,由远流出版公司出版。2016年胡兰成全集,甲乙丙丁……由香港风书社出版。
胡兰成的像,一介儒生。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一1981年7月25日 )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嵊县人,原名胡和蕊 ,小名叫蕊生。
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毕业于燕京大学,擅长写作,代表作《今生今世》《山河岁月 》《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史话》《今日何日兮》等。
1923年夏天,开始第一段婚事,19 25年9月娶玉凤(余姚市明山镇人,唐玉风)婚后在胡村小学教书。19 26年3月,儿子胡启儿生 ,1926年9月,其燕金大学副校长室抄写文书一年,并旁听燕大课程,见到了周作人,陈垣,郭云观,梅兰芳,卿汝楫等。
1928年夏天,他从南京回到家中后 ,住在同学斯颂德家约一年与斯家女儿雅珊关系暧昧 ,看来道貌岸然 ,也是一介情种。
只能这么说吧!人家会玩,把張爱玲玩得死心塌地爱他。
1931年初,女胡棣云出生三个月,随玉凤疾病,家居一年,1932年6月28日,玉风病殁 ,享年28岁。后来经人介绍到南宁,省一中教书一年。
1933年写出散文集《西江上》这一年转至百色第五中学,教书两年娶了全慧文。1934年 ,其子胡宁生出生。
1936年,胡兰成应第七军军长廖磊之聘,兼办柳州日报,鼓吹对日抗战,必须与民间起兵的气运相结合 ,女胡小芸出身。
1937年3月,受汪精卫之邀,胡兰成任上海新华日报主笔。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胡与妻儿避居以法租界,冬天一个儿子诞生,仅20天,便因肺炎夭折。
1938年初,胡兰成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任主笔,按月写一篇报告,其中一篇《最近与英国外交的分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0年1月,发表社论集《战难和也不易》由中华日报出版,3月30日 ,汪精卫政府在南京成立,胡任宣传部政务次長,兼《中华日报》总主笔。
1942年12月19号,到26日,汪精卫反日,回国后召见胡兰成,胡因不赞成对英美宣战与汪精卫,又生矛盾,他的人生转入低潮 。
在《天地》月刊创刊号上,读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于1944年2月4号回到上海,初次见到张爱玲。这月8月与張爱玲结婚。
同张爱玲结识后,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发期 。
1945年1月,胡兰成在汉阳天主堂,发表了演讲。同汉阳医院护士,周训德恋爱。这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初他逃往,南京到上海与張爱玲住一晚,随后隐匿于杭州,金华 ,诸暨,温州等地。1950年2月6日,在浙江丽水与范秀美同居,化名张嘉仪。
1947年6月10日,收到张爱玲来信与胡决绝 。1958年12月27日,张爱玲写给胡兰成最后一封信。
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于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终身教授。1981年7月25日,逝于日本福生市。
(没完,仍在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