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别人开口,怎能有所发现

在跟人聊天的时候,说活越多的人,暴露自身越多,而专注倾听的人,则能接收更多信息。

就拿上课来说,老师一节课滔滔不绝,知识越讲越熟练,话也越说越多,往往一发而不可收,滔滔不绝,不知不觉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只有被动听的份儿,而老师对学生在哪里容易出问题也不甚明了,这样不对等的对话,结果就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不明白,教师讲的学生已知道。高效吗?自然要打问号的。

这学期学校大教研的题目拟为“让学生在课堂出彩”,联想到中央台有个栏目叫“出彩中国人”,我就想出了一个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出彩5分钟”,一开始就让我发现了学生带来的惊喜。

先是六班的张同学,在晚自习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开讲,从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介绍了诸子百家,补充了一些小故事,而且从中国哲学说到了西方哲学,又从西方哲学家说到了深受哲学家影响的文学家。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充分展示了他个人的才华,我的心情可以说是震惊的,没想到这个孩子多了这么多书,没想到他这么健谈,没想到他的思路这么清晰。

接下来,我又被九班叫郑雨的女生给“震”住了,她讲的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也是说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晰,我规定的是5分钟时间,但这个孩子准备的内容显然超出了5分钟,我偷偷瞄了一眼,她只有寥寥数语的提纲,可见是下了大功夫的,短短5分钟的演讲充分展示了她的分析提炼概括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可以让老师发现他们课下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和自学,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疑问和困惑,暴露出哪些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探究。

比如,张同学在说到格物致知时,把它说成是王阳明的认识论,实际上,王阳明确实曾经对著竹子苦思冥想七天七夜,但是一无所获,反而因思虑过度而生病,由此,他开始怀疑程朱理学,后来,他从禅学中受到启发,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再比如,九班一个女生在说宋明理学时,竟然开口说,我不知道宋明是不是一个人名,是叫宋明呢,还是叫宋明理?如果她不开口说,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高二的学生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有过初中和高一的历史知识积累,肯定知道宋明理学就是宋代至明代期间的理学啊。怎会想到,还有学生把朝代误认为人名?!她还把陆王心学断句成为陆王心的学问,让人哭笑不得。这些问题的发现,正是得益于学生有了表达的机会,教师听到了学生的发言,从中找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针对性。

多倾听吧,人长有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唯有多听,才能从多方面汲取有效信息,扩充自己的信息量。唯有少说,才能避免夸夸其谈,避免因言获罪,避免祸从口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哲思专题经典共读活动之会议记录 题目:《中国哲学简史·绪论》 主讲:心技一体 简介:心技一体,简书哲思专题副编,哲...
    易简知能阅读 5,102评论 1 11
  • 第一章 宋希芮第一次遇见余寒生,是在一家叫“初见”的酒吧里,那时她15岁,刚升高一。她本来也不是什么好学生,所以在...
    祁斯阅读 7,648评论 2 0
  • 就是,你很忙,他很忙,你们都很忙, 忙到我的小啰嗦成了不可救药, 忙到我的小欢喜成了幼稚可笑, 忙到我的小矜持成了...
    木兮L阅读 2,790评论 1 3
  • 亲眼见证了黄豆苗先生和红豆苗小姐的爱情,所以忍不住写了下来。 最初的最初,也就是在黄豆苗先生还是黄豆豆小朋友、红豆...
    柳小六阅读 4,090评论 0 0
  • 我可以不上网、可以不聊天、可以不刷剧,但是一定要看小说! 我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每当我要打算考试准备复习时,总会...
    Louise718阅读 1,391评论 9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