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资质和感受是判断是否需要第二课堂教育培训的重要标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是寒暑假还是上学阶段,兴趣班、补习班、课外辅导都是时常被提起的话题,而近些年社会舆论关于此话题的主色调大多是“把孩子的假期和课外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们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假都是一样地忙一样地累”,这一说法大众听多了会觉得说得挺有道理,可若全面分析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以偏概全的片面观点。 

        在我国的城镇地区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二课堂教育培训填充了大部分孩子绝大部分的课外时间和假期生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社会大潮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批判,批判家长扼杀孩子轻松快乐的童年,批判家长无视孩子天真烂漫自由玩耍的需求。这样的批判所基于的、所源自于的是对于那些在第二课堂教育培训过程中有不良感受的孩子的了解和调查,所以这样的批判是有正确的一面的,因为的确有一部分孩子是被迫参加第二课堂教育培训的,且从中并没有收获快乐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社会舆论的批判对于这部分孩子的家长是正确的。

        然而,社会舆论不应该因为存在这部分孩子就片面化地一味批判第二课堂教育培训,因为现实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在第二课堂教育培训中感受到了快乐,也培养了兴趣爱好,同时也提升了自我的,所以社会舆论针对第二课堂教育培训的批判对于这部分孩子的家长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自己的培养方式其实是可行的,却要背负着社会舆论的批判和压力,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而事实上自己却是对的。

        那到底哪些孩子应该参加第二课堂教育培训,而哪些孩子又是不应该参加的呢,判断所依据的标准应当是孩子的资质和感受。若孩子不喜欢所参加的课程,对所教育培训的内容毫不感兴趣,且怎样陶冶怎样培养也激发不起一点好感,又或者孩子的个人能力的确不能很好地理解所教育培训的内容,跟不上课程的节奏且深感压力,那对于这类对第二课堂教育培训是怀着恐惧、压抑、排挤心情的孩子而言家长是不应该让其参加的。若孩子觉得课程很有趣,很好玩,很有意愿学下去,学的过程中又能听懂又能明白又能学会,且即使课程占据了所有假期和课余时间都觉得没有关系且动力十足,那对于这类对第二课堂教育培训是怀着期待、享受、兴奋心情的孩子而言家长若有条件和能力的话则是可以让其参加的。

        孩子的资质、天分、特长、性格特征各有所异,家长应当是基于对孩子的充分了解来去思考是否需要让其参与第二课堂教育培训,同时社会舆论也应当秉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去评判第二课堂教育培训,绝不能对于让孩子参与第二课堂教育培训的培养方式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应倡导家长要因人而异,要深入了解孩子全面认识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资质和感受,若孩子不适合第二课堂教育培训就不参加,若适合则参加,不能人云亦云地从众随波逐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孩子的资质和感受才是最为重要的判断标准。与此同时,社会舆论也需倡导社会大众对于第二课堂教育培训持宽容谅解的心态,倡导社会大众去理解有的孩子是适合在自由轻松简单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有的孩子则是适合在高要求高标准高追求的环境中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相信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家长的尊重、谅解、欣赏中健康成长,也相信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在宽容、理解、支持的社会氛围中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奶奶的坟前仍然茂盛 小的时候 爷爷说,这样子的墓碑 生前一定做过好多好事 一定是个大好人咧 我想 爷爷的眼泪就如同...
    只是喜欢苏东坡阅读 134评论 0 0
  • 自从十天前学会领取支付宝红包后,我是天天不落。前三天手气还不错,总能领到几元的红包,加上店铺消费奖励金,每天中午都...
    爱如你我阅读 216评论 1 3
  • 昨天是平安夜,同时也是我的生日。好巧啊,不进收获了好多红包,还度过了了一个别样的生日。图书馆学习! 我都怀疑自己是...
    青草奶油冰阅读 127评论 0 0
  • 大家在工作中有时候会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或是由于工作量太多工作中发生了混乱,导致给文件添加页码的时候发生了大规模的错...
    迅捷胡阅读 6,951评论 0 0
  • 放学去接孩子,孩子神秘的让我转过身去不准偷看她,什么事情这么神秘?原来托管送给家长的花,孩子作为礼物又给我了。真会...
    果果在笑阅读 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