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一清静, 不论是行走在,遥远的塞北,还是多彩江南。行行走走,停停歇歇,遇见的谁,看见的景,都是必然经历的所要过程。如若说,每一个人活着会无怨,无恨,无犹,那是不可能的;但生命在赋予我们考验的同时,亦然赋予给了我们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智慧。只是问题,忧愁,快乐,何时会来,何时会走,是需要一定时间地。 世间人所有的烦恼感受是一样的,所有的快乐幸福是开怀的。只是你如何选择结果,如何选择看待这个问题的想法,全部取决于自己。这个无常的世间,并不是离开谁,就只能苟活余生,也不是非要拥挤在一起,才能快乐。在我看来人永远都是孤体,只是世间事必须多人完成,才有家庭,才有团体,才有力量。
人生不论遇见何人,何事,都是一种缘分,而非相识需要什么交换才能达到世间缘由结果。世间世事多变,世间人心不摆表明,究竟该如何处事,该如何为人,是一件智慧地学问,这个超越年龄,超越阅历地事,我想只要我们心中始终存善,有天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想要地答案。
抬头望天心在哪里,在时空里,在自然里;人心难测,并不是针对所有我们看见而不熟悉的人说的;人心亦是自心,她主宰我们的思想,控制着我们的行为,佛经中言:一念觉为佛,一念迷为魔,而这一念,每一天都存在,每一件事,在抉择之前,也必然一念而定。 所以观阅他人之心与自心相比而言,默许修己而观其人,必然无忧他心而烦恼。
人世冷暖,快乐之时、无念;忧愁之时、坦言;所有的众生都在反反复复的快乐然后突然忧郁,这些自然如此,也必然如此,因为有苦我们才会奋进,才会反思。因为有了烦恼,才会使得我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如若每一天我们都活的快乐无忧,我想那时你不是神仙,也已胜是神仙。
笔墨春秋、花开花谢、终究会留下什么,亦不是我们需要过多考虑的问题,而眼前是我们如何把上天赋予我们身体的潜能发挥出来,不论是在家或出家,是否已然明了自心,了知自智。那样不仅完成了使命,亦可帮助他人,如若没有,我想人生路必然是如佛陀般修习自心,奋进潜行,而后普渡众生。方为人生修佛、修心之道。(文:妙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