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生活
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莫名的压抑。这本书的作者是晏礼中《生活》月刊资深记者,记者的职业素养决定了:文字中不能夹杂自己的主观情感,更多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描述人物,故事,场景。
过于真实的东西,总是那么刺骨。春季在老家过年,听到了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有个远方亲戚,姑且叫二舅。二舅来家里喝茶,说到儿子年前和他要了5000块钱给小孙子看病。老爷子本来拿这个钱过年的,这样一来,过年买肉,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了。二舅,过来和我们家诉苦,聊天得知:他儿子是个独子,好吃懒做,年纪轻轻不出去做工只在镇上干点零工,就这样也挑肥拣瘦,一年下来没什么经济收入。家里的经济支撑全靠二舅种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好年景能赚7-8w。紧挣不够慢花,二舅年纪也越来越大了,说不好哪天病倒了,治病的钱都没有了。
这样荒诞的事情在农村还屡见不鲜,最初听这件事,和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一样压抑。平时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以为过上了“公知” “精英”的生活,总是抬头仰望着去生活。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堪。幸好自己能遇到这样的书,能在自己飘飘然的时候低下“高傲”的头。看看这才是自己真实生活的世界,抬头能仰望天空,低头也得能抚摸大地。这样走的路才踏实。
回想,整本书写了20个故事,大部分都是无奈,平庸的一生。今年要考虑定居的问题,这本书给我深深的提了个醒。不客气的说,老家的荒诞的事情,和书中提到的很多故事,都源于群体的信息闭塞,群体的文化水平不高。我最初想法是能定居在秦皇岛,风景宜人,生活压力几乎没有。我和爱人收入水平还不错,能过上一个很好的生活。但是我恐惧回去之后免不了的世俗化。
不想那么尖酸刻薄的承认,这个社会就是很多不公平,不公平的基础设施,不公平的教育水平,不公平的医疗资源,社会公共资源。但这就是事实,读这本书我强烈的感受到了,读书除了能陶冶性情,提高知识储备,能让自己有尊严的活着,但是读书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属性,能让人更看清这个世界,它本来就有它该有的样子,不是想想和烘托出来。
我曾经想,该如何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富有?显赫一方?物欲谁不曾有?为了什么?生带不来,死带不走。想想父辈,我父亲早年在农村做过生意,也走南闯北过,但是和我爷爷比,爷爷的细想和想法还是比父亲更开化,更跟得上潮流,因为爷爷在城市里,每天看电视,看报纸能及时的跟进这个时代的变化。回家能和爷爷聊天的话题就很多,反而和父亲聊的就比较少。
在这个方便我和爱人达成共识,以后无论生活水平怎么样,能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持续的学习。度过《人类简史》能直观的感受到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化高级知识分子都能在这个社会上有不错的阶层。知识分子如何定义,而学识又是什么?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尽自己所能触及最好的教育和持续学习。能给子女最好的遗产,我相信就是这样了,自己一穷二白的走到今天,如果子女能比自己更优秀,还担心他们什么呢?而自己对孩子最大的责任就是负责他们优秀。
这是这本书给我带来如上的思考。简单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