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不是鬼哭狼嚎地唱京剧啦!

一、我能唱响京剧了

学京剧学了3年半了,基本上每周唱一次,可是唱了这几年,声音好象仍然只是在嗓子眼上,不响不亮。

我的京剧徐老师经常对我说:要自己体会用气将声音送出去,不仅声音能高上去,还得宽、得亮!

我也经常去试图让嗓音宽些亮些,但效果不明显。

前几周到徐老师处去练唱,老师用高半度的调子帮我伴奏,我突然感觉得声音可以放开来,而且能送得比较远,好象开窍了似的,于是我就找机会,用那次发声的方法,一次一次的练习,自己也觉得声音宽了。

二、实战经验荟萃

自我体悟

事后我仔细揣摩那次发声的体验,感觉可能有以下几点:

1、用桶式呼吸法来存储气(即普拉提的一种呼吸法。吸气,将气直接送达腰部,让腰部四周鼓起来;吐气腰部收缩。不管吸气和吐气,小腹部尽量都收着)

2、有控制地吐气,一边用气一边计算着这口气还能用多久,伺机再吸气或偷气

3、让气流冲击声带,同时尽量将口腔内部打开,让裹着气的声流在口腔、鼻腔、头腔中震荡

4、最后发出的声音也是在有气流支撑下,而不似以前的无气的飘出。

导师指导

徐老师是一直指导着我学习,我也将徐老师平时教导我的话归纳出来:

1、摆脱紧张状态,能自如地放开地唱,这是前提。紧张了就会拘束,一拘束就会出错。

2、无顾虑,就不会太再意对与错,错了就错了,再来一次呗,而这样失误反而倒不太多。

3、大声地唱,并得到一个及时的外部反馈。(徐老师的活动室是一个好的环境中,徐老师有机会就会指出我的不足)

4、唱时除了听胡琴,还得自听自己的声音,给出自我反馈。听自己会比较难。

5、深呼吸,就能聚精会神

6、每唱一段就自己问自己到底在哪里问题?那里出问题,就反复唱哪里,直到到唱顺了,熟能生巧。

7、不能跑调,这是基础。

8、心态要平,现在唱京剧是娱乐自己,每次有一点小进步就好,不要好高骛远。

三、理论基础知识(业内秘笈)

唱好京剧,需要关注的六大要素,且样样都要尽可能做好。这六大要素,分别是音准、音律、节奏、气口、咬字和韵味。

音准:每一个音都要唱得准,不能高不能低,就是那个音,且不能勉强,得从容的发出

音律:遵守音乐的规律, 别人听出感觉是对的

咬字:要准确,尖团字、归韵均要到位,且要保持嘴型,不能随意变口型

气口:要正好、要巧,就是流畅,不磕磕绊绊,不能出现乱倒气、无气的情况

节奏:流畅且鲜明,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韵味:在以上五点具备的前提下,根据歌唱者对某段曲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通过字与字之间的不同的勾连形式,将内在的紧张、松散、快慢、轻重、及喜、怒、哀、伤、惊、恐、思展现出来,表达出你的理解,最终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体会到京剧本身应有的味道,及你自己创造出的独特的味道,就也是你的风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