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文王将要去打猎, 占卜的官员宣布占卜的结果说:“在渭水北岸打猎,将 在那里有 大的收获。收获不是龙,不是虎;卦象显示将得到一位公候(不是公猴了),上天送来你的老师;用 来辅助西伯昌,可以延续到三个王。”
文王不信,说:“卜个卦而已,至于这么吹吗?”
占卜的官员说:“我家族世代干这行吃饭,不会错的!”
文王于是倾心洁身斋戒三天,乘上打猎的车驾着打猎的马。在渭水北岸打猎,看见有个老头坐在茅草上钓鱼。(看来古人做事都比较讲究,有品)
文王慰问他并说道:“你喜欢钓鱼吗?”
太公说:“臣闻君子乐其志,小人乐其事。今吾鱼甚似也,殆非乐也。”
文王听后,心中感慨:哎吆!文化人啊!说着嘛个意思啊?翻译一下呗!立马打开有道翻译输入,“我听说君子乐于实现他的志向,小人乐于做好他的事情。我今天钓鱼于此有些相似,恐怕不是喜欢钓鱼。”不就是不喜欢钓鱼嘛,扯这么多干嘛!
文王说:“为什么说它有些相似那?”
太公说:“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翻译快过来。“钓鱼有三种权术;给人以俸禄相当于钓鱼的权术,使人效死相当于钓鱼的权术,赐人官爵相当于钓鱼的权术。钓鱼是要得到收获,它的情理相当深奥,可以看到大的方面。”太公心想,我先拿最新的话术引诱一下你。
文王说:“愿闻其详”。
太公先给他来了个排比句,未思进,先思退。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翻译道:“水的源流深,水流就不息,水流不息,鱼类就能生存,这是自然的道理;树的根须深,枝叶就茂盛,枝叶茂盛,果实就能结成。这也是自然的道理;君子情投意合,就能亲密合作,亲密合作。事业就能成功,这也是自然的道理;言语应对,是用来掩饰真情的,能说真情实话,才是最 好的事情。现在我说的都是真情实话,毫无隐讳,恐怕会引起您的反感吧?”(可见太公之狡猾)
文王说:“我是仁德之人,不厌恶至情之言,你说吧!”
于是太公就告诉他怎么钓鱼。(当然不是啦!)
太公说:“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翻译道:“ 钓丝细微,鱼饵可见,小鱼就会上钩;钓丝适中,鱼饵味香,中等大小的鱼就会上钩;钓丝粗长,鱼饵丰盛,大鱼就会上钩。鱼要贪吃香饵,就会被钓丝牵住;人要得到君主俸禄,就会服从君主任使。所以用香饵钓鱼,鱼便可供烹食;用爵禄网罗人才,人才就能尽为所用;以家为基础取国,国就能被据为己有;以国为基础取天下,天下就可全部征服。可叹啊!土地广大,国祚绵长,它所积聚起来的东西,最终必将烟消云散;默默无闻,不动声色地暗中准备,它的光芒必将普照四方。微妙啊!圣人的德化,就在于独创地、潜移默化地收揽人心。欢乐啊!圣人所思虑的事情,就是使天下人人各得其所,而建立起各种争取人心的办法”
文王问道:“该制定什么办法才能使天下归心呢?”
太公一听,心想鱼上钩了,趁热打铁,又给他来一段。
太公曰:“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翻译道:“这么白的话,我就不翻译了吧!”
文王一听。牛掰啊!
文王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诏命乎!”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至此,太公诡计得逞。后世有诗曰:
《太公哀晚遇》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
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今)致辞。
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知天车,快快(怏怏)悟灵龟。
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
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倏忽(悲)天地人,虽贵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