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镜子,能照到的只是自己的外表,若是镜子模糊,只有一个朦胧的身影。心就如同镜子一般,但很多时候都是模糊甚至变形的,如何能“心如明镜”?这里,分享个“观心如镜”的故事:
净尘问禅师:“请问师父何为观心如镜?为何人要学镜?”
禅师笑:“镜有三优,你却做不到”净尘说:“请师父开示。”
禅师答:“镜能映相、过不留影。你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镜映真实,不分贵贱。你能做到面对乞丐与国王同样恭敬吗?镜映红绿,自不变色。你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吗?”
禅师所答,是用镜子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心灵,要人向镜子学习。不单单是佛教通过镜子比喻人心,道教和儒家也是如此。
之前读《论语》,对“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句深感费解,人人都有好恶,都能好恶,为什么却说只有“仁者”能做到?
近日,看《近思录》,偶然看到程颐说:“圣人之心,本无怒也。譬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这句话顿时让我豁然开朗:当心如明镜,坏的自然见到是坏的,好的自然见到是好的,善恶、好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在人和物身上。
我们的经历与经验,往往会左右我们的认识和态度,很多时候,还会形成“成见”,如孔子所说,对具体的某个人,喜欢起来就希望他总是活在自己周围,仇恨起来,恨不得让他马上去死,这就是疑惑,是我们的内心被意见和见闻所蒙蔽,犹如落上了厚厚的灰尘,什么都不清晰,甚至分不清善恶,分不清诚实与欺骗,只在意的是个人的情绪。
若是自己被私欲所扭曲,心就像哈哈镜一般,人和物到自己面前,无论高矮胖瘦,都会被扭曲,不再照出原来的样子,就好像爱财如命的葛朗台,看所有的人都像是要谋夺自己的财产,都是自己的对手和敌人一般,完全变了样。
好在,有时,我们还能分辨真假、分清善恶、知道美丑,心这镜子,有时还是明的。但若是有志于修身的人,倘若只能做到这样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时时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于“日月至焉而已”。
有事情来时,不去期待能做得多好而膨胀,不去担心做得多坏而焦虑,就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应付,认真专一、心无旁骛地去做,但求无愧于心。事情过去了,无论好与坏,都不去放在心上,更不要挂在嘴上。
有人来时,恭敬相待,不因为这人地位低而盛气凌人,也不因为这人地位高而自感卑下,不因自己喜欢而喜形于色,也不因自己愤恨而恶语相向,天生万物,都是平等,任何地位、权势、富豪,放在历史中,或和天相比,都无足轻重。
有欲望升起时,要及时克制,无论怎样的诱惑,都不随它去,保持自身的品格和节操,不为私利所动,不为权位所诱,不为美色所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程颢说:“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则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也不是始终一幅道貌岸然的伪道学,而是有着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人,其与常人不同的,只是心如明镜,不以私欲看世界而已。
因而,私心渐少,心镜愈明,常磨此镜,万事了然。
(向雄读《论语》之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