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
姜夔一生的挚爱,据考证是在合肥,也即淮南(小序中的“淮”)。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提到这个地方。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序中提到“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是说他人在无锡,想去淮南而未去。因而第一段里,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睹物思人。
梅花开了,令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爱人。小轩窗下,爱人几度入梦,与之携手同行。这一段意象,有几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味道,有同样低沉而迂回的气息。而“见梅枝。忽相思。”这六个字,看起来就是最平常不过的叙述,读来却异常情切深挚。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而今天晚上,爱人却未出现在梦里。他睡不着,只好起身,随意徘徊。等回到床上,深夜的寒气已将被子变得冰凉,他却浑然不觉。“漫”和“尚未知”,都在写他的恍惚和失神,突出其思念之深。
湿红恨墨浅封题。
想写一封信给她。边流泪边写字,泪水打湿了红笺,哀愁浸透了墨汁。这里的“封题”是指封好信后在封口处签字画押。而“浅”字的意思值得玩味。我的感觉是他的动作很小心,轻轻地在封口签字;或者说,是松松地封了信。也许是想着之后可能还要把信拆开以便修改或添加内容。没有参考,只能凭感觉胡乱猜测一下了。
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这几句写的都是物是人非。琴空放在那儿,再无人弹奏。当年二人同游的小巷,如今空空如也,只剩斜阳照着古树。
“无雁飞”这一句挺有意思的。一般在诗词里提到“雁”和书信,总是令人想到鸿雁传书,所以我第一时间也就很自然地理解成没有书信往来的意思。随后了解到筝上支撑一根根琴弦的,恰恰是叫“雁柱”。那么这儿的“雁”,也就有可能指的是雁柱(见图)。“无雁飞”就和前一句“宝筝空”是一个意思,指没有人再弹琴了。又或许,是一语双关也说不定。
后一句“古木斜晖”,虽然描写的意象平常,但在这儿却给人一种特别冷清、寂寞的感觉。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此时,他想起曾与爱人约定,一同驾小舟遨游世间。但那已是“旧约”,如今恐怕也难以实现了。歌罢一曲“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念及自己一生飘零,不禁泪流满面。
“淮南春草赋”指的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客淮南小山(是一群人的集体笔名)的《招隐士》,主要表达期待“隐士”归来的心情。姜夔在此处提及该赋,想必是为了表达爱人盼己归的心情吧。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想归去与之团圆?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为了生计而四处奔走,天涯羁客的心情,大抵也是一样的。
这位天涯羁客的一生,似乎并无记入史册的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或在当时被大肆传播的轰动新闻。他只是一个很有才却不怎么得志的人而已。
而这首词的题材也很寻常,不过是一个词人,在异乡思念自己的爱人。
但这首词特别静,特别沉,需要细细、缓缓地读,才能慢慢觉出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