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知道贝克莱这个人,了解了下他的观点,很有意思,其中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怎么理解呢?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产生的感觉和观念都不是因为这个事物本身是什么,更是来自我们可感知到形成的观念。
一个苹果之所以是一个苹果,是因为“苹果”这个物体让我们感知到了它。它的形状,它的颜色,甚至它的味道等,最终这些感觉让我们形成了“苹果”这个认知结果。
这个观点给独特在于,事物其实并不是天生的样子,而是来自我们感知信息形成观念的样子。
这类似的话题我曾经思考过,我记得在思考中曾经得出过:这个世界不是大家的世界,而是每个人认为的世界,这其实跟贝克莱的观点有点类似。
但就感知而言,人的感知能力基本就只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几部分,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人看到同一个事物也是一样的认知呢?其实不然:
虽然我们感知信息的通道是一样的,但我们解释信息的能力却是不同。
之所以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同,这不同并不是来自于感知能力的不同,更是认知能力的不同,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不同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又决定了其认知和思维模式。
同样是一个苹果,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苹果,有的人却会认为这不好。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差异了。每个人对于好和坏的定义就决定了事物在个体心智中认知观念的不同,对于认为是“好”苹果的人来说也许是因为样子好看,就是好。那么在他的认知中:外观好看=好苹果。但对于“坏”苹果的人来说却是认为味道太酸就不是不好,于是“酸”的苹果=坏苹果。
这苹果本身并不知道自己的好坏,更是感知者得出的观念定义。你看,这同样的事物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于是每个人心智中的观念也就有了不同。
同样在我们工作生活中,为何我们看来很傻的事情,别人还是在积极的去做呢?难道真的是自己聪明别人傻吗?
显然也不是,对于一件事情自己认为“傻”,是因为我们观念中认为这件事情投入产出不值得,没有我们需要的收益存在。于是就出现了 这样的事情出力不讨好=傻干。
但也许对方可不这样认为,同样的事情,对方已经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只不过对方的认知算法跟我们不同,或者说收益的维度不同。
例如:这件事情付出=自己能力的刻意练习机会,这件事情的付出=连接能力的机会等等。于是在对方看来,这自然是一件值得投入的事情。
如此,我们所谓看不懂,看不起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对方有问题,更是自己的认知薄弱造成的,同样的事物,同样的感知能力,不同的认知观念,最终对于“好坏,对错”的判断就会不同。
随着生存环境变化和认知的成长,我们慢慢会发现,财富并不仅仅是金钱,愉悦也不仅仅依赖刺激,当我们生存中出现多元多维的财富认知体系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这样。
换个方式认知这个世界,观念就会变得大有不同,原来的问题也就变得无关紧要。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