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次开哥哥的小p,第一次在拥堵的时段开车,摇摇晃晃,瞻前不顾后,压到车道线,刮蹭了左道的凯迪拉克。我当时就傻掉了,脑子一片空白,全程只会耷拉着脑袋,记得当时这个远方的大姐说了一句,练车也不能到这大马路上来练呀。幸好有哥哥做靠山,帮我料理所有的理赔定损等事项。远方的客人看我们态度积极配合,也就消除了误会,还交了个朋友。但处理完事故之后,我还有好一阵子的时间,感到非常的自责,懊悔,不想说话,无法原谅当时的自己。哥哥反而是很轻松,甚至有点愉悦的心情,还想通过唱歌来缓解我的紧张和不安。但是我脑子里一直在反复想着:如果我不这么冒险大意,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如果我之前多练练车就好了;如果我不逞强就好了 ……陷入了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泥潭中,早上出门时兴致勃勃的高能量瞬间掉到了低谷,自尊心也摔到了地上。是哥哥陪着我,不断告诉我任何一次的失误,都要转化为成长的机会,给我分析剐蹭的原因,下次怎么避免,带我练车,给我鼓励和肯定,才把我从泥潭中慢慢拉出来。
回想前两天的事故和处理全过程,我感觉自己又有新的成长。这次还是我负全责,因为我在过第二道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避让直行的车辆。听到剐蹭的声音和对方咒骂的声音时,我还没搞清楚责任状况,立马给哥哥拨了电话。哥哥先是平静、包容的安慰我没事,再问我现场的情况。这时交警来了,我只能挂电话自己下车面对和处理。交警判我全责,我也意识到自己心急大意了。虽然自己不占理,但对方盛气凌人的咒骂,也让我很不爽,所以故意提高了分贝说话,不让自己露怯。(这对我来说,也是成长。大多数时候太乖,太老实,不敢发声,不敢说不,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让人当软柿子捏。)
现场没办法让懊悔的情绪伴随自己太久。因为要疏通车道,警察定责,报保险勘查,得马上解决事情。警察走后,报完保险,对方提出要我支付误工费。我没弄清楚误工费的赔付标准,就找理由给哥哥打了电话咨询。哥哥说依法没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是不需要赔付务工费的,但我们不占理,所以说话时要跟对方站在一个立场上,要求保险公司的最大赔偿。对方见我如此态度,也没再说什么。我怕节外生枝,借要赶在4s店下班前去定损就离开了现场。后来我在路边停下来,心跳已经平复许多,仔细回想了事发前的情景,我的确没有放缓速度观察避让,但之前十次有九次都让我躲过了。这次幸运的是对方是一辆小飞度,碰撞冲击力小迪还能承受,自己和车子都没大碍。(感谢小迪给我稳稳的幸福),小迪也买了全险,我虽然耽误了做光子,但也可以下周再去。这次的损失是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所以我没有陷在懊悔自责的心情中太久,(也因为哥哥一直无底线包容我)想到对方的咒骂,也能理解,如果我是她,也会因为“飞来横祸”而不爽生气。想完这些,我就已经完全接纳和释怀了。回到办公室,打开拖延了几天的一项任务,之所以拖延是因为要设计一个特色的封面而我不会绘图也不会ps,但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遇事不决找帮手”,我请教了文印店,她告诉我,我出素材她出技术,这样一拍即合很快就搞定了满意的封面。没想到我在处理完交通事故低能量的状态下,还能走出来,专注下来,找对方法,解决了拖延许久的事情。能量又重新恢复正常值!
今早听周梵的电台,才觉知到,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养育,让内心逐渐生长出一个有力量的,有爱的,有行动的,更少消耗的一种生命状态。
每一个有力量做事情的人,有两个特质:第一,不太会懊悔过去的事情,第二,不试图去把控所有的事情。他们觉得有些事情就是会发生的,他是可以平和去接纳的。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会有“如果”“应该”思维:如果我…,我就会…,要是我…,我就会…,我应该…。但凡有这样的思维,就很容易进入到一种很纠结和消耗的状态,因为你希望自己每一次做的选择,每一次做的决定都是一个完美的决定,不要有任何的不好的结果或者与你的预期不符的结果出现。但只要你有这样的期待,你在头脑中就会无限的想像“平行时空”的各种结果。如果你在里面待得越久,你就越容易掉能量,就会持续在泥潭里打滚。
反之,当出现一个失误或者不好的意外,虽然会沮丧和难过,但想着已经发生,那就过去了,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这就是一种非常棒的状态。他不需要任何的懊恼和自责。当我们快速接纳这个现实,就很容易清空,然后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其实是快进快出,高效的一种能力。
所以高手并非天生就是高手,他们也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经历大量的失败和挫折。但是高手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别是,没有那种自我消耗的思维和人格模式。自我消耗的思维和模式会让我们注定在很多事情当中无谓地消耗掉很多的能量,会困在问题当中,没有办法快速的把沉没资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赶紧认了,再进入到下一盘。
我们是要去反思和觉察,但反思和觉察中没有自责的部分。我们只是去筛查很那些让我们很消耗,掉能量的思维模式,称之“思维的小妖”,但不用去责备自己。并且这个代价和成本我都是认的,我在认的情况下,再来审视自己那个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