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家学派》
四、道家学派的历史显现 (一)黄老学派 在发挥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法家、阴阳家、台,名家等学派主张而形成的一个学派。黄是指黄帝,道家为宗,顺应自然。 (二)道家与道教 道教仅次于佛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重生恶死,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作主,主张修道养生。崇尚名山,提倡清静无为,遁世隐修,山林之中非有道,而为道者必入山林。
三、道家代表著作 (1)《道德经》文约意丰、博大精深、玄奥无极、包容万物,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军事诸多学科。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庄子》文章生动细腻,挥洒自如,意象雄浑飞越,想象汪洋恣肆,情致滋润旷达,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淀。
一、道家概说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二、道家代表人物
(1)老子,李耳,字聃。孔子认为老子是神圣 : 鸟能飞可以缯,鱼能游可以网,兽能走可以纶。至于龙,其乘风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
(2)杨朱,字子居。以我作为中心,他希望人人为自己而不侵犯别人。在生命态度上认为,人生短暂,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轻物重生、存我为贵。
(3)列子,名寇。淡泊名利,贵虚尚玄,清静修道,循名责实,无为而治。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
(4)庄子,名周,字子休。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博大真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