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式学习和水母式学习

今天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气球式学习和水母式学习。


1.气球式学习




想想我们吹气球时的样子,一直不停的往里吹气。直到气球变成我们想要的大小,然后结束。

我们受到的应试教育,大都是这样的。九年苦读,只为中考,又3年苦读,只为高考。

这种学习方式,被很多人延续到,参加工作之后。

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太累。

一个人在那里不停的吹啊吹,很容易就放弃了。


2.水母式学习




还有一种学习方式,是水母式学习。你看水母它是怎样移动的?一吸一吐,一吸一吐。特别优雅。

这种方式就是在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后,就立马输出。

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认为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因为输出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这些时间本可以用在输入上。

但这种说法其实是错的。因为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人是会遗忘的,他不可能记得他所有学到的一切。

输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把你学到的知识重新梳理了一遍。这样子能记住的更多,效率反而更高。


3.比较

传统模式下,可能是100分的教,0分的学,应试教育。

现在的情况,可能是85分的教,80分的学。老师只要能持续的比学生高5分就行。

所以你真的应该从气球进化成水母。

而且,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可能在另一个领域互换。

所以你更应该水母式学习了不是么?


4.总结


气球式学习可以用一句古诗来概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输出,只有不停的输入,水是很清的,然后呢?水至清则无鱼吗?

水母式学习更像是滤纸。经过岁月的洗礼,总要留下些什么。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应该要“(只要)雁过(就)拔毛”,一根也行。


ps:这也是 我为什么要公开写作? 的一个补充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