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曾说:不知道小说里的少年藤井树,会不会是岩井俊二写给自己的一个映照。散漫懒惰,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特立独行却又心意执着。“他那样的人,经常眺望远方。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漂亮的...他喜欢登山和绘画。如果不是在画画,就是在登山。”
寥寥数言。深情的男子,总是更像一颗沉默的树。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随着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被逐渐的抽丝剥茧,真相大白。而对几个当事人来说,就如同在挖掘宝藏一样,突然之间,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婉转曲折的心意存在。
博子在雪地上醒过来,仰脸看着雪花的片段,本身似已成为一种感情源泉的象征。生与死的对照,记忆与消逝的回响,以及对爱与时间的真挚追问。一切都多么珍贵。
所以真实的情感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寂寞地眷恋和想念着一个人,就像留恋我们无可言语的生之欢喜和苍凉。
如果说有盛大,那也仅仅只是属于时间的细微记忆和线索。
对我来说,比较深刻的片段是最后结局处。“学生们羞涩的踌躇不前,终于其中一个人说道:我们发现了一样好东西。说着,一本书递到我面前。那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他让我帮忙还给图书室的那本书。学生们冲目瞪口呆的我喊着:里面,里面的卡片!我打开书,看见了里面的卡片,上面有藤井树的签名。可是学生们还在嚷嚷:背面!背面!我不明就里,漫不经心的把卡片翻了过来。我无话可说了。那是中学时代的我的画像。我突然发现,她们正津津有味地偷看我的表情。我一面洋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看完书,又立刻去看电影。因为早在很久以前《情书》这部电影就名声大噪。然而最喜欢的,一直念念不忘的,也依旧是电影最后,藤井树看到书卡背后画像而感动落泪的时候。仿佛百转千回,豁然开朗。爱的无心隐藏和善意袒露,到最后都是人性深处共通的折射面。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