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乖渐长,理解能力与阅读量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我想我要系统化,有目的地教给她一些人生准则,一些做人的道理。
小时候讲道理总是以故事为主,讲书上的,或是自己编,在可行的时候尽量用手偶演出来。现在大了,可以就是论事地灌输一些。主题也不是既定,临场发挥会更容易被小乖接受。
一 办法总比困难多
事情缘由是小乖洗漱完,不进被窝,我批评了她。她钻进被窝掉眼泪。
我把她拉出被窝,搂着她安抚一会。先是跟她说了我的心情,是爱她的,担心她冻着会感冒。她理解了我的做法之后,我就提示她:如果你下次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想三种解决的办法,再把三种办法所导致的结果设想一下,选一个结果最好的去行动。
举个例子:比如像刚才我说你,你会有哪三种解决的办法?小乖:“一、趴在被窝里哭;二、跟妈妈顶嘴;三、跟妈妈说我爱你,并表明自己会改正。”我接着问”这三种办法都会有什么结果呢?”小乖:“一会导致妈妈掀开被窝,可能会哄我,也可能不会;二妈妈会继续批评我;第三种方法妈妈会变得温柔地跟我说话。”“那你下次用那种方法?”“第三种。”
一直相信小乖是非常有灵性与悟性的孩子。有着超强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听我那么引导之后,小乖催着我再举几个例子,我告诉她因为很多时候,我不在她身边,她是自己遇到困难,自己想三个办法,自己去选择。所以她现在需要自己去想,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
小乖想了如果在幼儿园她跟程程、宋灵汐一组,有十个小朋友不跟她们玩怎么办?一是对打,她们会打输;二是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那几个孩子,但她们还是不能一起玩;三是投降,加入他们,大家一起玩。小乖说她选择马上投降。我纠正说不能用“投降”这个词,可以用协商、合作。
小乖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她在幼儿园不爱吃饭怎么办?她想到的办法是一让老师喂,其他小朋友会笑话;二是让老师倒掉,老师会说她;三是自己努力吃完。她说她选第三个办法。
接着小乖说如果她当宇航员在太空中遇到问题怎么办?一维修飞船,二是再造一个飞船,三是跟坏人战斗。我没有评价,任由她想象吧!
下面真正的问题来了,要睡觉了,小乖入睡前总说:“我睡不着”怎么办?我帮她分析“形势”,一不停地说话,这样会挨批;二爬起来乱蹦哒,这样有可能挨揍;三是乖乖躺两分钟,也许能睡着,睡不着再接着躺,这样妈妈会温柔地说晚安,她自己也能休息好。小乖明智地选择了第三个办法,一会就呼呼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我遇到困难与挑战时,总是坚信办法比困难多。希望,日后小乖也坚信这一点,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二思考行为背后的价值观与信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以及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正面、积极的意义。
昨天晚上对小乖吼了三次,第一次因为刷牙磨蹭,还一个劲在刷牙时说话。第二次因为把积木城堡搭在客厅中央,谁走来过去都不能碰到。我已经碰到两次,她也嗷嗷了两次。但她搭的地方实在太挡道了。第三次是睡前故事讲了两个,非让我把整本书都讲完。接连的矛盾,我生气,她也生气。
要睡觉了,她又听起iPad里的故事《黑猫警长》,还不让关。当我想再次吼起来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好跟小乖聊聊。刚好结合赵敏老师讲到的关于行为背后的价值观与信念,以及每个人是如何不同的,每个不同行为背后都有着怎样正面、积极的意义。这样的道理对小乖来说或许太抽象了些,但如果我希望她将来是积极、乐观的,就必须培养她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如果抽象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生活,或许她也能很好的理解。
我强制关上iPad,小乖嚎啕大哭。我把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慰:“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但咱俩有矛盾,我心里也很难过。如果咱们不在睡前就和好的话,我想咱俩都睡不好了。所以,我给你关上iPad,咱们好好聊聊今天发生的事。”小乖听到我语气柔和,情绪便逐渐平稳了。
“我们聊聊今天晚上的事吧,我把我的想法说说,你也说说你的想法。”
带娃是个极需耐心的技术活,可谁能没有一点脾气,我也希望小乖能认识到,我生气的时候,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内心里还是爱她的。
“从第一件刷牙开始说起吧!我是太爱你了,担心你不好好刷牙,牙被虫吃了。我因为牙疼受了不少罪,就想好好保护你的牙。所以就忍不住心里的怒火了。”
小乖:“妈妈你生气的时候是不是像你的心在一盆火上烤着一样?” “是的!”
小乖:“当时我就想,我没错啊!我自己会好好刷牙,而且慢点又怎么了?”
说完我俩嘿嘿一笑“看,每个人的想法是如此不同。”
“第二件事搭积木。你把积木搭在一个挡道的位置,还不让人碰,我走来走去碰了两次,你嗷嗷了两次。你的城堡是搭的很好,但咱能不能换个位置?”
“我是想一直摆在那,等爸爸回来看完我再收起来,你第二次说我的时候,我都想离家出走了。”
“离家出走?坏人正在楼下等你呢,不给吃不给喝,就让你干活。妈妈的出发点都是爱你的啊!明天咱们换个地方,重新搭个城堡给爸爸看好不好?还记得妈妈上次跟你说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小乖积极地选了三个解决办法,最后选中一个偏僻的角落,准备明天搭城堡。
“第三件事讲故事。妈妈特别给你喜欢讲故事,但今天已经很晚,必须睡觉了。妈妈理解你爱听故事的心情,但我担心我最爱的孩子超过十点睡,会影响生长发育。”
“我就是想把一本书看完。妈妈你今天的优点是知错能改了。”
聊到这里,我和小乖已经冰释前嫌。我开始试着给她讲解关于价值观、信念的概念,它们如何支撑和指导我们的行为?怎样去发现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
“价值观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信念就像是我们头脑中的红绿灯,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小乖:”我知道了,比如妈妈你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会有个红灯亮了,不能不注意听,不能不注意听。”
“是的,这就是你在这件事上的信念。哪怕是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与信念。”
接着,我举了一个两个人在公交车上抢座位的例子。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会说真没素质,不就一个座位吗?互相谦让一下就好了。但是抢座位的两个人呢,一个可能是年纪大了,觉得年轻人该给他让坐。而年轻的那个呢?有可能觉得自己上班太累,需要坐着休息一会。由此看来,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好的,只是行为需要调整一下。
“那么,如果小偷偷小孩的话,他有什么好的动机呢?”
“他有可能是想把别人的小孩子偷来卖钱,去养活自己的孩子啊!可能他的孩子正在没有食物吃,没有衣服穿,很可怜。”
小乖愣了一下,对这个猜测很是吃惊。“他可以找一份工作,好好的挣钱。”
“是的,他也可能太着急养活他的孩子,嫌找工作太慢了。如何他能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就好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光看到一个人表面的行为,要仔细去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是有怎样正面、积极的想法 ?“
小乖若有所思的直点头。然后踏实睡去。我尚不知我所说的她能理解多少,我相信她会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
之后,她要用iPad下 游戏,我要把iPad收回由我来保管。iPad是属于她,但只可以用来听故事。看视频,玩游戏都不行。她一开始强烈的抗议,我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她:”你记得妈妈昨天跟你讲的关于价值观和信念的概念没?还有我为什么要收你的iPad?你冷静下来想一想,我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正面的动机。我是不是在担心你的眼睛会近视?“
小乖马上明白了,放弃抵抗,把iPad交给我。
我心里特别欣慰:她听明白了,不是吗?
三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最近,与小乖总会有一些小矛盾。我没说过的话,她非说我说过。我没答应的是,她非说我答应了。我为此非常恼火,一再要求她要把想象和现实分开。而小乖总是很委屈,觉得我总是冤枉她。
有一天,又有矛盾,与小乖争论时,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我们沟通的方式需要调整一下?我可能只是低下头,她就会以为我是在点头答应?毕竟孩子的感受是真实的,每次我们这样争论时她都会觉得委屈,肯定她也有她的道理。
我就把我的猜想跟小乖说说,小乖也很困惑。我告诉她我看到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就问她有没有可能,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只是自己内心的世界,并不是真实,客观的世界?我们对问题的关注点,也只是我们希望关注的。而当我们关注一个点时,另外的点就有可能被忽视。比如,她跟我说一件事,可能我是在表达我不同意的观点,但她只关注到她渴望的,希望我同意的信息,就以为我是同意了。又举了例子,比如她在表达她的意见,我在叙述我的想法,但我们听到对方说的话,有可能并不是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因为我们内心有所期待,我们只会关注与我们期待有关的信息。
我联想到NLP十二条经典假设里有一条:“地图不是疆域”,耐心、详细地给小乖解释。小乖听完就笑了。 似乎也一下释然了,之后我们再没有过此类的矛盾。
我想她以后也能记得这个道理,在与人相处时,能懂得人与人之间完全的不同,能懂得理解与体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