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里,小孩在爸妈的房间蹭电视看。
妈妈问:明天是六一儿童节,你有什么愿望吗?
小孩说:我希望,全世界的每个人都给我一块钱。
爸爸说:不劳而获。
小孩说:钱,要亲手递给我。
爸爸说:效率低下。
小孩说:这样,我就能见到世界上的所有人了。
妈妈说:人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朋友的。
小孩撅嘴,歪头:不是交朋友,只是想看看。
爸爸说:大概率,你每见一百个人,就会遇到一个坏人,他会把你之前得到的所有钱,都抢走。
妈妈恨爸爸一眼说:你真阴暗。
爸爸说:阴暗的不是我。是我的经验。
小孩说:那爸爸见过世界上的所有人吗?
妈妈说:当然没有。
小孩说:那爸爸的经验,也不算很全面。
爸爸说:臭鸡蛋没必要吃完,才确认它是臭的。
妈妈说:但你不能只吃过鸡蛋,就发表意见。
小孩说:对,世上还有臭豆腐乳。
爸爸说:快睡觉。
妈妈问:刷牙了吗?
小孩点点头。
爸爸从公文包里抽出几本新书,说,喏,拿去,新买的睡前故事。他连封面都没确认,就递了一本给小孩。
妈妈说,最近挺闲啊,还有工夫逛书店。
爸爸说,回家路上,有人摆摊,竖个纸壳子,写着,论斤卖,就随便挑了几本。
妈妈扭头对小孩说,记得定闹钟。
小孩接过书,跑回自己的房间,拿起床头柜上的闹钟,拧到隔天的起床时间,然后踢掉拖鞋,靠在床头,翻开爸爸新买的书,名字叫《长大以后,请勿随身携带内心活动》,小孩翻了几页,难以置信地揉揉眼,怎么一点画都没有!
他哼唧了一声,撅起嘴,一知半解地念起来:“童年就像棉花糖。看着好大一坨,刚咬一口,来不及嚼……”
接下来的几行字,虽说也拿眼扫过,却在眼里失了焦。他反复念叨着:“来不及嚼……来不及……”然后,就睡着了。
那个夜里,小孩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长得很像爸爸,但比爸爸年轻一点点的男人,在厨房里做早餐。
那个男人拿着铁勺子,剜了一勺美乃滋,均匀地抹在洁白的吐司上。一定很甜,小孩想。随后,男人又剜了一勺番茄酱,嗯……更甜了,小孩想。
2.
再醒过来时,六一儿童节到了,他伸手去摸闹钟,床头柜上却空空如也。他揉揉眼,坐起身,打了个哈欠,突然就感觉到——呼吸变沉了。摸摸下巴,竟摸到了扎手的胡茬。
是的,小孩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到了当年爸爸的年纪。他做了个深呼吸,让成长的记忆在身体里回了回神——读书,恋爱,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每一环都像是故事里不可或缺的部分。随后,他熟练地穿上睡衣,推开洗手间的门。
他的儿子正坐在马桶上,眯着睡眼,晃着脚丫,瞎使劲儿。而他的妻子,站在与马桶并排的洗脸池边,含着电动牙刷,问:“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你有什么愿望吗?”
儿子的两只脚丫立马停了,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全世界的每个人都给我一块钱。”
“然后呢?”他问。
“然后,梦就该醒了!”妻子吐掉牙膏沫,“再不起来吃早餐,上学就要迟到了!”妻子拍了一下儿子的昏昏欲睡的脑袋,“早餐想吃什么?”
“吐司,一面美乃滋,一面番茄酱!”儿子一下来了精神。
妻子下巴冲他一抬,问:“你呢?”
他揉揉眼:“家里还有臭豆腐乳吗?”
妻子说:“大早上,有够臭的。”
儿子扭头:“是在说我吗?”
妻子冲儿子眨眨眼,又扭头指了指他:“在说臭男人。”
儿子说:“还好,我是儿童。”
他耸耸肩,苦笑一下,走到厨房,拆开包装,抽出一片吐司,认认真真地为它涂上美乃滋……翻个面,又涂上番茄酱……
那一刻,他突然觉得一切似曾相识,又恍如隔世。
然后,脑中过电影般地——想起了当年那本睡前故事的内容。“童年就像棉花糖。看着好大一坨,刚咬一口,来不及嚼……”
洗手间传来冲水的声音,他做了个深呼吸,虔诚地把最后几句,祷告般地默诵完。“来不及嚼,就只剩满腔的虚无……它的甜,从来就只能是余味。是虚无的甜。”
此时,耳朵里传来,刺耳的嘀嘀声,
是闹钟响了,他转头,环视四周,
闹钟不在这儿——在梦的另一头。
#然后,梦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