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旧时光……
2011.10.9 周日 阴有小雨
今天是感慨颇多的一天。首先是昊。
下午到小付的QQ空间去看她近期更新的日志,看到目录里还有昊的作文,便好奇地打开来读,不多,只四篇而已,都是2009年的作品,那年昊是初三?不读则已,一读便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他的那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让我深受感动,描写的是他和另一个男孩之间深厚的友情。原本以为昊只是个大咧咧的男孩儿,没想到那么高高大大的他居然在心底拥有着那么柔软细腻的情感。那篇《神秘的绳结》让我对昊刮目相看,甚至让我想起了刚刚去世的对世界抱有永恒的好奇的乔布斯,因了那份好奇,成就了他无限的创意与创新,继而创造了影响世界的奇迹。真是‘知儿莫如娘’,现在我终于理解并认同了小付说的昊更适合美国式的教育,并曾经想送他去据说‘创新无限’的南方科技大学去读和别人不一样的大学。昊如若生在美国,或许也会创造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生吧?听小付说昊的学习成绩不甚理想,是啊,这样与众不同的孩子和现如今像培养考试机器一样的应试教育制度是格格不入的,成绩不太理想是可以预见并可以理解的。打心眼儿里为我最好的朋友高兴,这是她教育的成功,从许多方面小付都比我的教育理念更科学,比如培养昊的爱心,男子汉的独立以及他非比寻常的想象力和创意都是她教育的成功之处。
梦,如果妈妈对你说出今天我对于昊的评价,你会做何感想呢?你肯定会惊讶地说,没想到,没想到……之前,我们对昊的认识停留在他只是一个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的大男生而已,而今天通过他的几篇作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更生动,更具体的昊。做为大人,我很是感叹岁月的神奇,它让那些原本在大人眼里只是可爱漂亮的小女孩儿和顽皮淘气的小男孩儿,不可思议地拥有了深刻的思想和敏感的内心。孩子们不可阻挡地长大了,变得深刻而深沉,敏感而易动,就像漂亮的梦,单纯地渴望着独属于她的十七、八岁的恋爱,而我们就在孩子们渐渐长大的脚步声中慢慢地变老了。
另一个让我感慨万千的就是观看《难忘的知青岁月》纪录片的感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群被激情燃烧了的青年,他们怀着激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在伟大领袖的指引下义无反顾地奔赴滚滚红尘的云南,冰天雪地的北大荒,辽阔无边的内蒙古草原和那遥远的地方—新疆。当他们的交通工具从火车换成卡车,再到马车,最后只能步行,年轻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青春从此变换了颜色,他们的命运注定与共和国一起充满了磨难……,WG和ZQ,这是我一直好奇着,一直想探究的一段历史,随着对这段历史的些许了解,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之于中国不可阻挡的进步,从中,我也深切地意识到每个时代之于年轻人生活内容的不同,就像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天换地,创造新世界,他们的生活内容就是被激情牵引着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接受劳动的改造和教育。而现在,如同梦和昊一样的年轻人的生活内容就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学习,再学习,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努力。相对而言,现在的年轻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内容更理性,更科学,更符合人性和他们的年龄。
仍然没有《2012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单》信息,我盼望着……
精彩评论:
1楼 乐而思蜀:上学期昊和我深谈过一次,他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重要,高中、大学都是人生学习的一个阶段,不能决定未来。所以他要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可能会因此影响成绩和高考,但他不后悔。当时说这些话的表情和语气我现在还清晰记得,非常凝重而认真。那时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成熟的大人。我没有理由反驳他,他说的句句在理。现在我和儿子谈话总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又无法说服他。
我:面对昊这样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我理解你面对他的感受。可是他生在中国,要面对这么严酷的高考,这些现实是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条件允许,你真应该让昊早点出国求学,我想他更适合美国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