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天(市政)

【考点】路面改造施工技术

路面调查采用地质雷达、弯沉或者取芯检测等手段。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须由设计方给出评价结果并提出补强方案。须由设计方给出评价结果并提出补强方案

1.裂缝修补

清理杂质 → 灌注法 → 消减层

2.局部修补

(1)人工剔除,将酥空、空鼓、破损部分清除,深度50mm以上

(2)基面清理后,新、旧路板面间,应涂刷界面剂

(3)有钢筋应保留,不能保留应植入钢筋

3.整块板更换

(1)若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应首先考虑是原路基质量出现问题。

(2)整板凿除,重新夯实路基

4.加铺面层

(1)注意原有雨水管及检查井的位置和高程,配合加铺进行调整。

(2)加铺前采用撒布沥青粘层摊铺土工布等方式进行处理。

【考点】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安排在不下雨施工。调整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防雨措施:料场、拌合站搭雨篷、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罩棚。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横坡、截水沟),防排结合。

1.路基

(1)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流水,切忌全线展开

(2)挖方地段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坚决换料重做。

(3)填方地段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

2.基层

(1)稳定类材料,摊铺段不宜过长,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当日碾压成型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未碾压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及时开挖排水沟或排水坑。

(3)应避免在雨期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粗粒土时,应排除地表水,防止集料过分潮湿,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水泥稳定土: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

3.沥青面层

(1)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

(2)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

(3)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4.水泥面层

(1)勤测粗细集料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

(2)作业工序紧密衔接,及时浇筑、振动、抹面成型、养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