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预告,觉着有些狂傲,思来想去,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所以标题还是不要太张扬,胡侃而已,各位多多包涵。
三国,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一个片段,却成为了流传至今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发生的很多故事也常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典故,最近,我又饶有兴趣的再次看了一遍三国, 是的,新版的三国电视剧,虽然是三国演义,那么我们就说说这三国的演义。
提到三国,都知道是魏蜀吴三个国家,既曹操、刘备、孙权,我想侃的事儿,也围绕这三个人展开,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正是群雄皆起的年代,而这三个人,正好很具代表性的代表了三种类型,曹操是有人脉有资源型,刘备是无人脉无资源型,孙权是有人脉无资源型,这与如今的群雄们却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今天就来侃侃第一篇,曹操篇,有人脉有资源型。
如果把三国里面的诸侯都比作企业,那么在那个年代,资源就是各州各郡的城池,因为那是人口聚集的地方,而人就代表着生产力,这就是经济的命脉。
今天的先从一个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说说曹操集团的发展。
一、创业初期
曹操初期的团队可以说是三个人(曹、刘、孙)里面人数最多的,曹仁、夏侯惇、荀彧、郭嘉、程昱等皆愿为其效命,这就是初期的核心团队,同时曹操也是三个人里面资金最多的,家庭背景雄厚,初期很快就搭建了一支不错的队伍,盘踞兖州作为根据地。
在创业初期,这家企业的使命就是匡扶汉室,而曹操当年行刺董贼的事迹也帮助曹操建立了一定的威望,人才的补充是很可贵的,曹操爱才,这个众人皆知,曾经写过这么一首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识才,对于自己想要的人才,一直挂念,当有人才来投奔时,曹操也用自己实际行动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有些动作可能大家会解读为他这是作秀)。
二、成熟期
在抓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遇后,这家企业的使命已经悄悄发生改变,运作模式也变得较为成熟,也正是在此时期,招来更多的竞争对手的挑战,最终,以许昌为中心,借着天子的名义,仍然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向周围扩张,东征西伐,统一北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转型期
曹操最终官拜魏王,因为忌惮,所以一直未能称帝,但实则大权在握,称不称帝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整个企业使命已经不再是匡扶汉室,而是天下归曹,天下太平。
说完了企业,再说说这家企业的领导者,曹操。
世人皆知,曹操乃当世奸雄,对于他的评价,很多人都是听来的,要么就是看来的,且不论好坏,我就说说曹操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会布局:单从世人皆知曹操睡梦中杀人一事说起,我的感受是,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为了防止有人加害自己,故而做了这么一个局,不是仅仅说说而已,而是贯彻执行,先传播出去,后实操几次,这么一来,假的也变成了真的。(有人说这是生性多疑造成的)
2、会用人:先来说说许攸助曹大败袁绍的事情。许攸不过是旧相识,星夜来投,按常理,此行的目的是需要揣摩的,而曹操却赤脚相迎,首先表现出了自己的诚意,随后在讨论中,谈及粮草问题时,曹操几次的回答都略有保留,实则是在试探,说到这,有人会说,三国演义中许攸截获了曹操的催粮书信,是因为袁绍优柔寡断才导致许攸投曹操的,那么我们从曹操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曹操是否知悉这些情况呢?许攸也是在反复几次追问下才道出了截获书信的信息的,对否?也就是说,曹操首先表现出了诚意,其后通过不断检查来论证此人是否可靠,有了许攸的帮助,最终曹操奇袭乌巢,大败袁绍。除了许攸外,曹操用人都是秉承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实则自己也在反复论证这个人的可靠性。
3、会总结:这也是曹操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最经典的总结,就是赤壁大败后,曹操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从最开始的初衷谈起,我们为什么要打赤壁之战,打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决策,因何而失败,失败后我们怎么做?曹操并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从自身谈起,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当下的环境剖析,自我立场,竞争对手等,如今任何一家企业,做错决策的人不在少数,犯错并不可怕,怕的是明知错了,也不总结,要么就是总结的不够彻底。
七拼八凑,此篇也算是写完了,综观一览,还算表达清晰,准备准备,写下一篇《胡侃三国-刘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