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呀,真的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影响到的人。
自从开始勇闯小说圈,大数据给我推送的小说作者博主也就多了起来。
声音一多,心也跟着起起落落。
仿佛不管有没有成绩、扑没扑街的好多作者都在说给的量不好。
我看看自己那全是零的页面。
在看看说量不好,但全是数字的页面。
那我……放弃?
焦虑一起,便会带起病急乱投医之念。
经常刷到的一个博主,说点进粉丝群,群里会有分享,会有码字搭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以为就像简书里的大神们的群,会举办征文活动,会大家一起互相鼓励日更。
然而,点了进去就让加微信进微信群。
加了企业微信还没被拉进群,就问我是不是咨询课程。
我傻眼了,哪里写着有课程啊?
哦!
一起学习的意思就是课程?
我说我要考虑,只因曾经花了很多冤枉报过其他爱好的课程,收获都甚微。
过了一天才说先把我拉进群,
随后,便又是一大段一大段的营销话术,还有成功学员的聊天及收入截图。
他在了解我一直没有稿费,仍然在继续自己瞎写后。
跟我说了一句我唯一印象深刻的话:你这样完全没有意义呀!
简直就是在我的焦虑上火上浇油。
我的脑海中又想起了不少有成绩的作者说的:不要报课!
更想起当初在乎子报的短篇课程。
报之前说一对一,说的三篇都能签约乎子。
然而,一对一更多的是每天坚持打广告的助教。
三篇短篇故事确实有制作人看稿提出修改意见,然而也仅仅有一次罢了。
初稿到终稿,然后告诉你签约。
然而签的不是乎子,而是第三方。
我还曾天真地以为,即便是第三方公司,但发表的也是在知乎。
不是的。
签了两家第三方,签两篇的第三方发在百度,最后一家发在番茄。
就这样正反方意见和经历在脑子里大比拼。
我倾斜的是不报课,却仍对人家给出的条件伸长脖子地好奇。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你不是只是为了参加那个百日打卡活动而写的吗?你不是说看看自己能否日更坚持到15万字达标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啊,搞什么大比拼,搞什么数据焦虑!
这篇小说开头就没奔着稿费去,而是奔着一个自己不知能否完成的挑战去的呀!
认清目标!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重点投放精力!
比如,修短篇。
比如,继续写新的短篇。
比如,广播剧那个还没写好。
这篇没有数据的小说本来只是为了挑战和锻炼而生的。
有些称之为“技巧”,又或者说写作方法的练习,就可以在它上面去试验。
反正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