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义有“规律”“祭路神”“从、由”“开辟道路”五种,假借义有“说”之意,其中,当“规律”讲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思想、学说”,二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新编说文解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百度汉语”上,“道”有16种释义,并进一步分析到,“道”字从辵(辶 chuò )从首,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由上可见,这个字可表达的意思很多,难怪乎研究古代哲学的“道”,也有一定的分歧。今研究《老子》一书中关于“道”的思想,仅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的观点为纲,辅以其它书籍。
其实,“道”的思想之于哲学来说,并不在于为了证明正确而争之短长,而是给予我们思辨以某种路径,更进一步,为我们怎样看待世界、看待人类社会铺陈道路。这里讨论的“道”,更侧重与前者,即锻炼思辨能力。
在冯友兰先生眼里,“道”与“无名”是同义语(”道是无名”,见《中国哲学简史》P93),而“无名”是与“有名”应对的,它们都是“名”的组成部分,而“名”与“实”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为儒家、道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共同引用,但主要研究者是名家。
一、名与实
“名”是相对于“实”的中国式哲学概念。“实”就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具体的某个事物;“名”指的是概念,一个类别事物的名称。
“名”是绝对的,不变的,永远是那个样子。“实”是相对的,可变的,有生灭的。例如:这是桌子。这句话里的“这”就是“实”,它是具体的实物,“桌子”是抽象范畴,它是“名”。再如:“美”是绝对美的“名”,而“美的事物”只是相对美,是“实”。
历史上,名家的惠施强调实的相对性,公孙龙强调名的绝对性。
换句话说,在形象之内的(即”有形象的”),是“实”(《简史》P89),因为它可为某种经验的对象,而且都有对应的“名”(《简史》P93);在形象之外的(即“超乎形象的”),因其不能够是经验的对象,而不是“实”,其中有的有“名”,有的无“名”(《简史》P93)。下面在第三部分开头还要再次提到这个论断。
名家对于超乎形象的世界的发现,引出了道家的“道”。
二、两类“名”、以及“无名”的结构
既然“名”是抽象出来的,是对具有共性的一个类别的称呼,那么普通地讲(注意这个用词!),“名”就等同于西方所说的“概念”。由逻辑学,概念的结构包括了外延和内涵。
普通名词属于“名”的一个种类,它以某类具体事物为外延,以此类事物共有的属性为内涵。
抽象名词也属于“名”的一个种类,它只表示一系列共同具有的属性(叫做“共相”),也就是说只有内涵,而没有外延。
以上两类都是“名”。区别于“无名”,“名可以叫做“有名”。以下谈到的“道”,是“无名”(下小节详述“无名”)。
“无名”的结构是什么呢?
“无名”由于超乎形象之外,它就没有任何属性,因此“无名”连内涵也没有。当然,它也没有外延。
三、道与无名
形象之内的一切事物,都有“名”,或者至少是有可能有“名”的。所以,他们都是“有名”。
超乎形象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名”的吗?错!
比如,“白色”“坚硬”这些事物,它们都超乎形象之外,但它们不是就有自己的“名”吗?事实上,共相中,有不少已经被人们所发现和命名,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共相会有自己的“名”,但是,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们没有发现、没有命名的共相。冯先生的结论是这样的:“一切有名可指的共相都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但是并不是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的一切共相都有名可指”(《简史》P90),“无名者一定超乎形象”(《简史》P93),超乎形象的不一定无名。
无名的东西,就没办法言说了。但是,在哲学中,以及在思维活动中,还是希望对于这“无名”有所言说的,怎么办呢?于是在道家体系里,给“无名”加上个代号,这个代号就是“道”。显然,“道”只是个代号,而不是真正的“名”。
怎么理解呢?
人们称“桌子”,意思是它有某些属性,由于有这些属性,它就能够名为“桌子”。但是称“道”的时候,意思并不是说,它有任何这样的有名的属性,它纯粹是一个代号!“道”是“无名”之名。
在道家语话体系里,“有”就是“有名”的省略,“无”就是“无名”的省略。
我试着用下图表示以上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