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刚过,气温飙到近40度。户外大火炉分分钟能把人烤熟。医院里更是多了好多中暑的小病号。小包子也不幸中招了,还好奶奶及时送医院了。
一、宝宝中暑有什么症状?
环境太热了,超过宝宝自我调节能力,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是中暑。
刚开始,孩子的体温是正常的,但是出汗开始增多,有的孩子会有头晕、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所以,如果在炎热环境下,孩子有大量出汗、口渴,小孩子开始哭闹,大孩子开始没精神、发蔫的情况,就要警惕了!
这时候没能及早发现,孩子就会进入轻度中暑状态。轻度中暑状态下:体温开始升高,往往会到38.5度以上,出汗更多,脸开始发红发烫,心跳也开始加快,这时,就已经算中暑了。
如果还未识别并采取措施,就会进入重度中暑状态,容易出现以下状态,并且有时会造成昏迷、休克,还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小孩子本身代谢快,产热多,活动量也大,但排汗功能却不完善,又不会主动记得喝水,所以孩子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中暑,家长一定要格外警惕!
二、中暑后如何急救?
1、移—立即将孩子带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脱—让孩子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降—使用物理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补—如果孩子意识清晰,要少量多次的补充淡盐水和矿物质,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孩子,千万不能给。
5、药—可以口服的药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可以外涂的药有清凉油、风油精等(注意:3岁以下孩子请遵医嘱使用)。
6、送—如果护理后发现孩子状况还是不好,最好送医院检查一下。
三、预防宝宝中暑,要做到以下几点
预防中暑,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外出外,还需要注意给孩子穿棉麻类宽松透气的衣服,有助于散热。中暑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降温、补水和防止并发症,下面的预防做法,爸爸妈妈要注意:
1、及时补水
平时就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水习惯,不要等感觉渴了才喝水,口渴时身体早已处于缺水状态了。
TIPS:如何快速判别宝宝是否缺水?
观察宝宝尿液的颜色,可帮助爸妈判断宝宝是否缺水。正常情况应该是无色或浅黄色,如果尿液颜色变深,就是缺水的迹象,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
2、注意室内外温度差,切勿让孩子独留车内
室内空调不要开得太低,出门前先提前关空调,让孩子适应一下温度的逐渐变化。从20几度的室内突然来到近40度高温的外界,对于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的小孩子来说真的是个考验。夏季在没有空调的车中,车辆被暴晒后温度会迅速升高,被单独留在车内的孩子很容易发生严重的中暑和缺氧,甚至因此而死亡。
3、关注宝宝异常
时刻关注宝宝状态,如果宝宝有体温上升、面色发红、呼吸急促等表现,可能都是早期中暑的表现,应及时带宝宝至凉爽环境休息。
四、中暑后,注意!这些千万不能做!
家长还应当注意,空调房里温度太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生病。粑粑麻麻们记住千万不要让孩子处于忽冷忽热的状态,尽量让孩子在温差不大的区域活动,同时做好开窗通风的工作。
在孩子的身体看护上,预防总是比事后补救更有效。孩子抵抗力弱,在特殊季节,父母更应该绷紧预防这根弦,把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
“了不起的爸妈”,专注0-8岁育儿知识服务,每天2分钟,育儿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