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作品《西游记》,代表了广大人民对于光明和正义的渴望。这部作品带着诙谐的意味,以神魔世界的变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世界。
《西游记》的世界是一个奇幻的神魔世界,这个世界有神仙、妖魔鬼怪和普通世界的凡人。最开始,毛猴孙悟空和被选中的取经人唐三藏组合到了一起,后来唐僧收了猪八戒、沙悟净做徒弟,最后开始漫长取经之旅,西天取经之路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艰险之路。唐僧时时面临着被吃的风险,但在徒弟三人的保护之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
唐僧师徒四人,每一个人都有着特定的形象特质。唐僧是一个迂腐,但对取经执着的取经人,他有着坚定的目标,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初心,因为真心所以执着。猪八戒代表世俗人的一个形象,好吃懒做,但猪八戒是一个灵活的胖子,有时候聪明,有时候糊涂,但对于师傅却是真心拥护,也算是一个良人。沙悟净老实八交,虽然不多言语,却踏实肯干,挑行李,化斋饭,每样都做得特别认真,是取经路上的后勤人员。最后一位就是会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他个性要强,喜欢争强好胜,敢于挑战权威,面对艰难险阻毫不畏惧,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在取经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带头作用,称他为“斗战圣佛”一点儿也不为过。
小时候看《西游记》不知看了几遍,总是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之中,但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只是单纯的在看热闹。其实《西游记》的作品内容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全书通过描述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的奇遇、见闻,以妖魔鬼怪代表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不留情面的揭露了统治者的荒诞行径(比如说国王被美女迷惑,取人心做药引;有的国王听信妖怪之言,受妖怪迷惑祸乱朝政等)。《西游记》也反映了现实的本质,比如唐僧四人终于到达西天之后,第一次取得的经书竟然是白卷,经由佛祖说明才知行人事是必要的,经不可轻传、不可轻取。因为佛祖也要让后代子孙有所享用,以延续佛家之道,这跟现实也是一样的(品,细品)。
最让我触动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回到大唐的这个结局。其实这与我们的人生之路是一样的。在生活当中,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只有历经一番苦难之后才能功成圆满。工作、学习也是一样,只有艰苦奋斗,保持初心,寻求光明,才能水到渠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致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