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铁匠铺

作者:吕传彬

造访阆中老街,发现一家铁匠铺,里面卖各种铁制用品,如菜刀、镰刀、锄头、铁铲、圆锹、铁耙…等。看了这些铁器,耳畔彷彿响起“铿锵、铿锵”的打铁声…

在二三十年前,因为我国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所以铁匠铺的生意非常好,到处可见铁匠铺,有些地方,这种店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条打铁街,各种敲打、磨光的声音此起彼落,别有一番风情。

小时候,总觉得打铁师傅的功夫真厉害,能将铁块变成铁器。因此,只要经过铁匠铺总会停下脚步,探头看看他们制造铁器的状况,时而看到师傅在打铁、时而看到在琢磨。

小学六年级,有一回和父亲去镇上打铁街买农具,父亲挑了两把镰刀和一支锄头,那次,我特别留意铁器的制作过程。“真的,要完成一件铁器过程相当辛苦!”店内的师父个个汗流浃背,制作铁器的流程是先将锻铁用高温烧红,然后用撞鎚机打造成模型,再由打铁师傅修整成形,面对高温与喷出的火花必须格外小心,以免被灼伤,完工之后再迅即放入冷水中“淬炼”,我最喜欢看将热铁器放入冷水的霎那,发出“滋”的一声,冒出水气,那种由热突然降温的感觉,特别吸引人,好像潜藏的“爆发力”瞬间迸出,听说这样急速的改变温度才能增加铁器的硬度,最后由师傅再加以细磨及固定,铁器才告完成。一个铁器彷彿就是打铁师傅的艺术品,每一个动作都要非常确实,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耐操耐用,成为农民的得力助手。

那次,回家途中父亲告诉我说:“一件好的铁器要完成非常不容易,要经过多次的高温、鎚打、淬炼,人生也一样,没有经过锻鍊就无法成为有用的人…”,当时年幼尚不能体会父亲话中的深层意涵,随着岁月的成长,渐渐能体会出父亲殷切的期勉,是的,没有经过逆境的淬炼与挑战,就如温室中的花朵,如何能创造亮丽的生命,打铁似乎亦含有对人生的宝贵启示。

随着时代的改变,这种打铁行业已逐渐没落。有一回去韩国参访民俗文化村,他们将铁匠铺,规划成一个小景点,介绍及示范制作铁器的过程,并提供游客拍照,将铁匠铺赋予新生命,颇具创意。虽然机械量产的铁器制品,有些看起来比较精致,但纯手工打造的铁器彷彿多了一份生命力与怀旧的味道。偶尔回味一下,感觉满不错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二十多年前的时候,我的故乡——梅硐北高山是有铁匠铺的。不仅有,而且还是两家。少年时的我,每次从铁匠铺经过的时候,...
    蜀南竹海阅读 767评论 0 4
  • 铁匠铺 村北的于家是两代人的铁匠铺了。 说是铺,其实就是在院子里立四根柱子,搭个棚。棚下正中是个大火炉,炉旁架一风...
    马庆洲阅读 2,268评论 1 6
  • 是 不 羁 的 风 把我们的梦吹到远方 夹杂一些冰雹的雨打在心上 本就凄冷的天变本加厉 雾霾...
    红学砖家阅读 402评论 0 3
  • 因为《罗辑思维》而知道罗胖,虽然节目不是期期看,但是罗胖的60秒语言,每天都听,特别欣赏他的这种死磕精神。我甚至想...
    小为为妈阅读 722评论 1 10
  • 哈哈哈 红红火火,人们…………………………………………………………………………………………………………